首页 > 汽车技术

汽车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

2022-05-25 09:31:08来源:   汽车技术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汽车发展带来的现实问题主要是汽车尾气污染。

汽车尾气污染是由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含铅化合物、苯并芘及固体颗粒物,能引起光化学烟雾等。

另外,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CO2)、硫化物SOx(SO和SO2)、氮氧化物NOx(NO和NO2)、氟氯烃等使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大气环境问题变得更为严重;汽车排出的CO、NOx、SOx、未燃碳氢化合物HC、颗粒物PM和臭味气体等污染空气,对人类和动、植物危害甚大。

扩展资料:

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1960年以后突显汽车排气污染环境和交通事故等社会问题,还出现了“反汽车论”。美国1966年实施汽车排气污染防止法,1967年实施联邦汽车安全标准(FMVSS);日本1966年实施汽车排气标准,1968年实施汽车安全标准。

此类标准随时间推移愈益严格,实施的国家和区域渐次增多。从此,汽车环保和安全成为引领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推动了如发动机稀薄燃烧、高能点火、尾气催化转化等环保技术和ABS、安全气囊等汽车安全技术的出现与发展。

汽车新技术的推出并不能完全避免汽车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所以绿色能源逐渐会是汽车的首选,新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技术将是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渐被消费者广泛接受。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形势来看,日本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速度最快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特别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产品发展方面,日本居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世界上能够批量产销混合动力汽车的企业,只有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家汽车公司。目前汽车产业链各个层面都在研发节能技术,通用、福特、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丰田、本田等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研制可以利用无线电技术充电的小型电动汽车。

参考资料:汽车尾气污染_百度百科 汽车发展史_百度百科

  1.对环境污染构成严重威胁。  随着中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环境保护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特别是氮氧化物、PM2.5这些污染物与汽车直接相关,在汽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污染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PM2.5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8%、40%和22.2%。2011年杭州机动车尾气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达33%,青岛市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率为22.6%。  汽车的增加不仅带来空气污染,也带来严重的声污染。根据环境保护部201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10年我国城市区域昼间声环境质量属于好的城市比例仅为6%,属于较好的城市比例为67.7%,属于轻度污染的城市比例为25.4%,属于中度污染的城市占0.9%。  2.产业增长受到政策挤。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对汽车增长的预期一直很高,而民众汽车消费的热情也不减,但这些都受到一系列政策因素的极大挤压。汽车短期内爆发式的增长,给国内的交通、能源、停车空间等汽车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为此,各地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措施。部分城市汽车的限购和限行政策强行抑制了汽车消费的需求,引发了汽车产业界的不安和反对,形成了增长和限制之间的矛盾,也会进一步引发汽车使用者、计划购车者、无车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3.路权意识缺失状况堪。  一方面表现为法规对路权规定的不清晰,另一方面表现为驾车者或行人对他人的路权不尊重,驾车者经常强行并线、超车、乱插队,侵犯他人路权,无视斑马线,不礼让行人,经常出现汽车欺压摩托车、助力车,摩托车助力车欺压自行车,自行车欺压行人的场面。行人则经常闯红灯,通过‘凑够一撮人’强行过马路。路权意识的缺失是造成交通秩序混乱的根源,再一个原因是一些特权车、霸权车横行,起到了不好的示范效果。那些真正有特权的车如救护车等却得不到优先权。  4.汽车问题升级为社会问。  汽车的重心已经从‘产业’向‘社会’转移,汽车社会从‘汽车’向‘社会’倾斜,汽车问题已升级为社会问题。随着中国贫富差距的拉大,这种财富差距比较突出地表现在汽车消费上,巨大差距带来的是社会对贫富差距的不满,集中反映在人们对于豪车违法、横行事件的标签化,豪车品牌也被卷入到汽车社会的各种事件中,这种贫富差距大背景下发生的极端案件,其反映出的问题也在社会上持续发酵。  5.最终出路在于“公交优先。  ‘公交优先’的前提,是保障公共交通的路权,使得公共交通表现出便利化的优势,其次是改善公共交通乘车环境,减少候车、换乘时间,保证乘车人合理的个人空间。只有突出公共交通的“路权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才能避免低价低质,具备大大高于驾车出行的性价比,市民出行才会主动选择公共交通。  在“公交优先”方面,多发展公交专用车道,保障公交车的“路权”;发展快速公交道路,配置公共汽车优先交通信号、实时乘客信息系统,并设计显眼、设施齐备的车站,增强公交吸引力;在时间、区域上采取对小汽车的调控措施,包括差别化停车政策,进城收拥堵费等,并将这些收益用来反哺公共交通;建立以地铁为骨干,优化地面公交线路,分层次地建立快线、普线以及支线结合的、合理的线网;推动自行车的普及,建设自行车停车设施,并鼓励折叠自行车上地铁和公交车,以及在从家到公交站地铁站点之间使用自行车实现站点衔接等等。  要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政府部门需要将公交优先车道的建设和划定纳入城市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大对占用公交优先车道车辆的处罚力度,以充分保障公交车的优先权利。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