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汽车生产的发展经过了哪四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2022-05-04 12:58:25来源:   汽车技术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汽车工业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萌芽和发育时期,汽车的诞生在欧洲,但是,以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汽车工业的形成是在美国,以后又扩展到欧洲、日本直至世界.
  1.流水线生产方式——福特T型车制造的神话
  对于汽车工业的形成,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Henry Foyd)做出了突出贡献.福特首先提出并实现了“让汽车成为广大群众的需要”.福特于1883年开始从事汽车制造业,他制造第一辆汽油车,结构简单而使用,最高时速可达32km/h.1903年,福特(Ford)汽车公司诞生.福特汽车公司积极研制结构简单、实用、性能完善而售价低廉的普及型轿车.1908年10月,福特汽车公司正式投产T型汽车,该车发动机排量为2.89L、18KW(25马力)、四缸、四冲程.福特汽车公司1913年创建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生产流水线,并实行了工业大生产管理方式,实现了产品系列化和零件标准化.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年产量达到30万辆,1926年达到200万辆.而每辆汽车售价由首批的850美元下降到1923年的265美元.到1929年T型车停产时,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福特T型车使汽车在美国得到了普及,让汽车进入了普通的美国家庭.福特生产T型车的经验不仅为美国,甚至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福特汽车公司被誉为“汽车现代化的先驱”.
  美国汽车工业的形成和发展与当时美国在a686964616fe78988e69d资本、国民收入、石油资源、市场等各方面都存在优于欧洲的具体条件有关,而且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国民交通工具的现代化,有意识地引导人们购买汽车.巨大的国内市场造成了美国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诸如后来闻名世界的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克莱斯勒汽车公司(Chrysler),最多是美国曾有181家汽车厂.到了1927年,经过残酷的市场竞争仅存留了44家,其中福特、通用、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头公司的销售量占美国汽车总销售量的90%以上.这一时期在汽车大规模生产的组织模式上,出现了以福特公司为代表的全能的生产模式,以及以通用汽车公司为代表的通过专业化协作,由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联合起来,建立集中管理和销售体系的生产模式.以后的事实表明,后者优于前者,并为世界上许多企业所仿效.那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欧洲刚刚形成的汽车工业几乎停产了5年,这使得美国成为第一个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美国汽车工业的突飞猛进,也使美国首先进入了现代化.
  2.以欧洲为重心的汽车工业发展的时期
  1930年后,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名族工业,开始对美国汽车进口提高了
  关税,特别是对汽车零部件进口加以重税,迫使美国在欧洲各国的汽车总装厂改造成汽车制造厂,由此也促进了欧洲各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欧洲各国还利用本国的技术优势,以多品种和轻便普及型新产品与美国汽车进行竞争.例如,意大利的菲亚特轿车、德国大众的甲壳虫普及型轿车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汽车工业均为军事目的服务,生产坦克、装甲车等军用装备和物质.战后,随着经济复苏与政府的支持,欧洲汽车工业开始大发展.特别是原联邦德国在战后仅用了5年时间,就使汽车产量达到30万辆,超过其战前的最高水平.1960年,德国汽车年产量已达205.5万辆,超过了英国,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汽车制造国.原联邦德国汽车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将轿车迅速普及到国内劳动阶层.以国内市场为基础,同时扩大国际市场,如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普及型轿车对德国轿车的普及起到了关键作用.1970年后,西欧共同体的汽车制造公司还纷纷到美国去投资建厂,明显地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到欧洲投资建厂的格局.
  欧洲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使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逐渐由美国移到欧洲.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欧各国的汽车产量仅为北美的11.5%;而到战后的1950年,这一数字提高到16%;而到1970年,北美仅生产749.1万辆汽车,而欧洲各国却超过北美产量的38.5%,达到1037.8万辆.许多欧洲汽车生产厂家,如德国大众、奔驰、宝马,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意大利菲亚特,瑞典沃尔沃等,均以闻名遐迩.欧洲汽车工业的特点,既有美国式的大规模生产的特征,又有欧洲式多品种高技术的趋势.
  在这一时期汽车工业保持了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世界汽车保有量激增,汽车工业发展的中心由美国转移到欧洲.汽车技术的高科技含量增加,汽车品种进一步增多.汽车工业界对于汽车造成的安全问题、污染问题,在政府的督促和支持下制定了许多对策,并使汽车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3.精益的生产方式——日本汽车工业的腾飞日本汽车工业在20世纪50年
  代形成完整体系,20世纪60年代是突飞猛进的时期.1960年,正当美国与欧洲的汽车工业激烈竞争的时期,日本推行了终身雇佣制及全面质量管理(TQC),促进了劳动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相互信任,提高了人员素质,调动了积极因素,使工业发展出现了飞跃.特别是汽车工业,出现了有名的丰田生产方式,从而在生产组织管理上出现了突破,生产出高质量、低消耗、廉价精巧的汽车并畅销全世界.1961年,日本汽车产量超过意大利跃居世界第五位;1965年,超过法国居第四位;1966年,超过英国升为第三位;1968年追上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日本认识到包括能源在内的资源短缺是日本的致命弱点,于是,日本政府不断强化汽车法规.1978年修改的排放及噪声法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标准,从而迫使日本汽车工业放弃了向大功率、高车速、豪华大型车辆发展的意图,形成了经济、实用的日本汽车的风格.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对国外进口汽车进行了严格限制,并鼓励各公司积极引进美国的汽车技术,从而保护了日本的名族汽车工业.
  日本人对世界汽车工业的最大贡献就是开创了精益生产方式.这种精益生产方式就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控制和管理汽车的设计开发、工程技术、采购、制造、储运、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从而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的目的.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都市经过精心筹划和计算的.日本人这一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像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造的丰田生产方式,日产汽车公司出现的活动板生产方式,五十铃公司采取的流通生产法等生产方式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使产品更具竞争力.日本的这种先进生产方式目前已被各国所仿效.
  日本汽车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引进电子技术,并广泛用于汽车设计、试制、试验、制造及产品等各个领域.目前,日本汽车产品的开发周期普遍比欧美国家短.日本民用轿车的电子化程度和各种自动设施也远远高于欧美国家.
  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达到1104万辆,一举击败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到1987年,日本汽车的年总产量占世界年总产量的26.6%,而美国和西欧四国各分别占23.7%和24.8%.此时,世界汽车工业的重心已转移到日本.
  当前,尽管世界汽车市场日趋饱和,但日本汽车仍以其优越的性能、合理的价格、可靠的质量、完善的电子设施、低排放、低油耗和多样化的品种不断扩大世界汽车市场的占有率.
  4.韩国汽车工业异军突起
  20世纪80年代,韩国汽车工业利用学习、消化国外生产技术和实现主要技
  术的国产化,使其汽车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美国从1900-1950年,利用了50年才成为世界之强,日本从1950-1980年,利用30年成为汽车大国,韩国从1980-1997年,仅用了17年便成为廉价车之王,韩国也一跃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
  韩国最早从事汽车生产的公司是起亚汽车公司.起亚汽车公司始建于1944年12月,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政治局势动荡,公司长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韩国汽车公司的真正起步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各汽车厂商以组装进口零部件生产整车的方式开始试制汽车,直到1970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仅为2.8万辆.20世纪70年代初,韩国人均国民收入约为300多美元,较好的经济状况提供了生产汽车的良好环境.1973年,现代韩国政府实行汽车国产化政策,各汽车公司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生产技术.1973年,现代汽车公司引进日本三菱公司发动机、传动系和底盘技术,1975年便开始自己开发生产汽车,并大量向非洲出口.大宇汽车公司于1972年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1990年第一辆自主设计的名为王子的国产车推出,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汽车的国产化政策使韩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1985年,韩国的汽车年产量为37万辆,1986年达到60万辆,1989年年产量为113万辆,1990年年产量达到132万辆.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5%左右,1995年达254万辆.
  随着汽车国产化的实现,韩国政府又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汽车开始大量出口.1984年6月,美国通用公司入股50%的韩国大宇公司,将其从欧宝公司引进的轿车通过通用公司进入美国市场.1985年,现代公司在美国组建了240家经营店.1986年,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设计造型的优越牌轿车开始进入美国市场,适逢日元升值,优越牌轿车比同级日本车便宜大约1000美元,因而大获全胜,当年就销售出16万辆.1988年,韩国起亚公司生产的马自达212型轿车,通过福特公司在美国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1988年,韩国在美国共销售了50万辆汽车,占美国市场的4%.
  1994年,韩国汽车的年出口量达到73.8万辆,而1995年则为110万辆,增长48.6%,从而在世界汽车出口国中排名第6.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汽车业在西欧、美洲、东欧、中亚、亚洲和大洋洲均建立了生产基地,实现生产本地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海外生产体系和全球营销网络.1996年,韩国汽车总产量达到281.3万辆.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