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现在有多少公司在打造空中汽车?怎么看?

2022-03-10 19:14:25来源:   汽车技术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面对拥堵成为常态的道路,为什么飞行汽车无法普及?频频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飞行汽车吸引力很多汽车爱好者的关注,各大车企也陆陆续续的推出过一些飞行概念车,然而这些车辆在现实生活中却几乎从未出现过。在电脑可以帮助人完成工作,手机可以陪人聊天,电动机可以驱动汽车飞速行驶的“高度智能化”的科技时代,实现汽车飞行很难吗?

标准答案:难度非常之高,高到不具备普及的意义!

很多人认为在科技时代没有不能实现的想法,然而却忽略了文明技术等级的分级标准,参考卡尔达舍夫等级标准吧。

I:该文明(人类文明)是行星能源的主人,可主宰整个世界能源的综合。

II:该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

III:该文明能够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为其所用。

在这一阶段中人类尚未踏入这三级文明等级中的入门级,简而言之人类的科技水平目前属于初级阶段,为行星文明。而飞行汽车在影视作品中大多为反重力技术,车辆可以安安静静的悬浮在空中不受任何约束,其能耗可以做到非常之低甚至有无限能源的特点,概念参考下图。

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是无法实现反重力的,于是飞行汽车则只有可能是两种形态:固定翼(折叠翼)飞行汽车,旋翼机型或直升机型飞行汽车,其共同特点是使用星型活塞式发动机。

活塞式发动机与汽车使用的活塞式发动机为同一概念,均为内燃式热机;区别为汽车使用的是直列或水平对置型发动机,机器的特点是“平躺”,通过变速箱接受并放大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实现传动。而飞机使用的发动机则为星型结构,其特点为曲轴位于中间位置,活塞连杆围绕曲轴排列。

这种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且质量轻,扭矩很大推重比很高;但是这种机器也有非常明显的缺点,具体有两点。

1:发动机为立式结构,占用的立体空间非常大;对于汽车而言这种机器不宜使用,因为会遮挡前档的视线,同时使用星型发动机只能实现后驱,因为曲轴要对准汽车的后桥才能通过变速箱和传动轴输出动力,然而再加上体积硕大的纵置变速箱,这种汽车的装备质量必然会很高。整备质量高则正常驾驶需要的马力会很大,那么起飞时需要的马力则更大。星型发动机想要实现大马力输出则必须以低档位高转速运转,高转速会带来非常严重的问题,首先为高转速会增加发动机的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其次高转速会带来巨大的噪音和振动且星型发动机的振动本就很明显,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2:最重要的问题是油耗,众所周知内燃式发动机转速越高油耗也会越高,因为转速高则发动机吸气的负压力大;发动机的空气燃料比是固定的,进气量大则喷油量肯定会同步升高。普通的家用代步汽车以平均2000~3000转的低转速行驶,A/B级车的平均油耗会在10L/100km左右;而如果驾驶风格激进时长以4000~6000转的转速行驶,车辆的油耗则会很夸张的达到30~50L/100km。那么动辄5/7/9缸的星型发动机以高转速输出大马力,其油耗能是普通人可以接受的吗?

总结:飞行汽车因为非常糟糕的用户体验(NVH)以及非常之高的能耗两大缺点,基本决定了这种交通工具不具备普及的可能性。同时飞行驾驶证考取的成本也是非常高,直升飞机也是动辄数十万;且飞行汽车一旦普及则有可能造成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低空飞行失控或碰撞后如何保证地面建筑物与人员的安全,这点应该是决定飞行汽车只会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主要原因。

在没有实现反重力飞行之前,飞行汽车毫无价值,而以目前的文明科技等级似乎反重力又是科学幻想了,还期待飞行汽车吗?没有捕获并完成研究幽浮之前,汽车还是稳稳的在公路行驶吧!

编辑:天和Auto

内容:原创发布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搬运),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