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销量

奇瑞汽车质量怎么样?为什么网上总是有一些负评?

2022-06-01 00:31:56来源:   汽车销量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奇瑞汽车在国产汽车中也算是不是的属于中上档次的,至于口碑也只以前留下的低档次的标志,现在奇瑞汽车表现挺好的,特别是在发动机方面进步很大,性能也比较出色。至于网上遭嘲讽,让人乱喷绝对是有原因的,一是外观做的的确不让大多数人接受,甚至还有点奇葩。二是营销手段让人恶心,水军太多,特别还有一些极端粉丝,吹的太过,已经脱了了现实,真的怀疑它们的修养和文化素养,应该是最底层人的思维,听不得一点质疑,甚至出口伤人。在吹嘘奇瑞的同时,还不忘贬低友商,甚至把国产汽车品牌贬一个遍,在它们眼里只有奇瑞,国际高端品牌都不是奇瑞的对手。吹的太大了而且又贬低友商,肯定遭各汽车品牌粉丝的反击,所以就形成了网上奇粉猛吹,多家车企粉丝嘲笑攻击奇瑞,恶性循环得不到治理是会一直坚持下去的,其实这就是一种歪风邪气,相互伤害应及时解决!

不管别人怎们说,没有奇瑞我们不可能这么快买得起自己的汽车,我自己也买过奇瑞车,是有缺点,你不买他没钱发展,更不会有出路。

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奇瑞的车?

确实不能碰奇瑞,弄不好就砸手里,我因为工作关系匆匆忙忙买了一辆艾瑞泽3,原本想过个2.3年就换车,结果6年了换了电瓶和正常保养,其他地方不坏,没有换车的理由

汽车厂商和车评人的关系,就如明星养小鬼一般,需要不停地投喂,才能有人气的加成。一旦断了供养,就会反噬自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车评人仅仅靠视频播放和文章阅读的广告流量收入是养不活自己的。不少车评人还有一个完整团队,主要收入是汽车厂商的广告营销费用,通俗的说就是“充值”。

车评人的胃口是会越来越大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还出现了碰瓷式“充值”的事情,最著名的就是大飙车在评测奇瑞瑞虎8的时候,索要奇瑞76万公关费。遭到奇瑞拒绝,大飙车就在视频疯狂的黑奇瑞,把瑞虎8贬得一文不值。

黑完奇瑞,大飙车又去黑长城。不过长城可不是善茬,直接把“大飙车”告成“大翻车”,让大飙车赔了100万。

即使是“自来水”的车主,一旦涉及到利益方面的事情,也容易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奇瑞有一个车主自建的论坛网站“新奇军”。刚开始是奇瑞车主和粉丝的聚集地,估计初期奇瑞也给过一些赞助费。后来网站的创建人和管理员动了坏心思,不满足那一点小恩小惠,控制和引导论坛舆论导向,竟然变成一个专门黑奇瑞的地方。所以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然,说奇瑞是豹子头“林冲”也不全对。在2010年之前,特别是2005年2008年李峰担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期间,奇瑞的营销工作是做得很好的。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2008年,奇瑞汽车的A3就进行过66天10万公里不间断公开测试,3辆A3都顺利完成创举。

奇瑞知道,这样车评人都是养不熟的“小鬼”,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只要断粮,它就会反咬一口。所以干脆直接不给车评人营销费,车评人一般也不碰奇瑞的车。你吹了它,他不给你广告费。你黑了它,他睬都不睬你。奇瑞技术部都是耿直的单身理工男,营销部拧不过。

深层的原因是奇瑞的战略转型。2010年,在销量处于巅峰状态的情况下,奇瑞决定战略转型,尹同跃的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宁可销量排名跌出前十,也要完成奇瑞的战略转型。”

在2013年之前的十年里,奇瑞是自主品牌绝对意义上的领头羊,甚至代名词。最高光的时刻是2007年3月,奇瑞历史性地超越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成为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拿到月销量冠军的自主品牌车企。

不过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并不高,超越南北大众靠的是一台只赚几十元的QQ和低价低质的旗云。

转型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奇瑞砍掉了很多销量很好的老旧车型,重点投入M1X平台(艾瑞泽序列车型)、T1X(瑞虎、捷途序列车型)和高端的M3X平台(观致、星途序列车型。也砍掉了很多营销成本,这就得罪了不少车评人。在低谷期的时候,奇瑞面对的是无数的抨击甚至嘲讽,甚至尹同跃也遭受了不少人身攻击。但最终,奇瑞挺了过来。

相比在营销方面的节制,奇瑞在公益和社会责任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7月份河南遭受洪水灾害,奇瑞控股集团宣布为河南捐款3,500万元。在关键时刻,这就是国产车的担当。

这十年里,奇瑞的销量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U型。

销量转折的节点是1.6TGDI发动机在瑞虎序列、捷途序列和星途序列车型的使用。这个一个媲美很多合资车2.0T的发动机。

而能让奇瑞重回巅峰的着力点无疑就是刚好推出的2.0TGID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扭矩400,已经超越大多数的国产车和合资车发动机,仅仅比宝马X5高功率版本等少数车低一点。

2021年7月,奇瑞以7.6万辆(加出口销量则为8.3万辆)的批发量成绩位列7月份批发量的第7位,除了去年疫情特殊时期,这是奇瑞近10年来罕见进入销量前10位置。

奇瑞的企业发展过程和中国发展历程很像,韬光养晦,默默忍受着车评人的无端指责和抹黑,潜心技术研发,终有一天会重回巅峰位置。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