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销量

都说不买韩国车,怎么看北京现代降价了销量大涨?

2022-05-21 06:42:10来源:   汽车销量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所以说,这年头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没有卖不出去的价格。

不管你怎么说,韩国的现代汽车在中国还算是个主流品牌,即使在不景气的2017年,北京现代也卖了80万台,比看上去势头很盛的丰田、本田的任何一个合资公司都要高。当然,这一数字比过去几年还是下降了不少,2016年北京现代全年销量为113.61万辆,之前几年也是百万辆级别的,这给人一种大家不买韩国车的感觉。

在销量下滑的情况下,降价似乎是比较好的拯救手段。买车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你跟我说买韩国车不爱国,难道买日本车、德国车就爱国?谁会跟自己的钱过意不去?韩国车降价后的性价比凸显出来了,另外韩国车的可靠性也还不错,自主品牌不要动不动就喊口号称超韩国车,人家是全球累计销量1亿台的全球第五汽车巨头(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解体后,可能升至第四),拥有全球第一的氢燃料电池车Nexo,全新销量第二的新能源车。

韩国车的价格有多么可怕!举个例称,领动1.4T入门版落地价才12万多(除了少了自动头灯和后出风需要付费加装之外,其它配置已经和轩逸1.8L豪华版相当了!),而且还多了一个倒车影像的同时还便宜了1万个大洋!这样对于那些手头紧却对动力又有一定需求的买家来讲,很难说没有吸引力。

名图的价格就更诱人了!1.6T自动智能型落地价还不足16万!不要忘了,它也是一款准B级车呢?B级车通常的落地价得20万了。

对于现代-起亚而言,价格战虽然暂时能取得一定的销量,但长期对品牌伤害很大。从全新的菲斯塔、第四代途胜开始,韩国车开始做价值和品牌打造,这才是长远之计,虽然短期内可能对销量造成一定伤害。(鹿鼎记)

曾经叱咤中国汽车市场的韩国现代,似乎即将风光不再。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北京现代累计销量为52.56万辆,仅完成年度销量目标90万辆的58.4%,较去年54.88万辆,同比下降4.2%。这与辉煌时期的百万销量形成了巨大反差,2013~2016年,北京现代销量分别达到103万辆、116万辆、106万辆和114万辆。

注:现代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变化

1、汽车销量大幅回升,是最后的挣扎吗?众所周知,北京现代的销量业绩大不如前,受韩国的政策影响很大。为了走出困境,2017年北京现代提出了“回归性价比本源”,大打降价牌。尽管取得一定效果,今年4月销量同比大幅度增加100%,重回销量排行榜前十(位列第七),但无法掩盖其在中国市场的颓势——很多主流车型销量惨淡。

据经济观察网调查,2018年4月,索纳塔月销量不足1000,前四个月销量仅仅是2400余辆,而作为2017年打响反攻的重要产品,全新瑞纳的销量仅仅为1417辆,今年前4个月全新瑞纳的销量为3865辆,月平均不到1000辆。出于销量不佳的缘故,现代汽车很可能大幅削减产能。今年现代汽车在华的销量目标是90万辆,而其五大工厂实际产能为165万辆。

2、“现代”大量召回问题车,经典老款竟频频出问题除了韩国政策的影响,现代汽车的处境也与自身“不求上进”有很大关系。2002年,现代汽车进入中国市场,以高性价比优势迅速赢得了市场认同,一度实现销量佳绩。但是,近年来,现代汽车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汽车质量问题、更新速度过慢等等。

据中国经营报11月统计,自今年1月份以来,北京现代以及现代汽车(中国)备案了5次召回计划,预计召回了北京现代途胜和进口起亚合计50多万辆汽车。其中,北京现代途胜并非第一次召回,今年先后召回2016年和2017年两个时间段生产的汽车。

据悉,这次召回的主要原因是部分缺陷车的双离合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程序存在瑕疵,车辆起步可能产生延迟。如果反复踩下加速踏板,车辆可能无法加速,存在安全隐患。值得一提的是,途胜自2005年上市以来,历经13年“改进”,不仅没有趋近完美,同一款车发动机、双离合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还频频出现质量问题。

3、研发投入占比排名第19位,跟不上消费者需求?此外,现代汽车的产品更新速度跟不上主流市场的需求。随着购车群体趋向年轻化,车型的外观、内饰、动力性能等越来越被消费者看重,而北京现代的产品更新速度慢,明显更不上消费者的需求。据“乘联会”发布的《2017年中外车企研发经费对比情况表》显示,在戴姆勒、宝马集团、大众等20家主流车企中,现代汽车研发投入排名19位,仅占其营业收入的2.58%

事实上,现代汽车在中国市场陷入困境,只是韩国众多产业在国际市场上“江河日下”的缩影。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很多韩国支柱产业都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4、韩国产业将面临来自中国的竞争压力,3年或被大幅赶超据《亚洲经济》11月25日报道,韩国经济研究院以韩国2017年出口情况为准,对韩国八类主要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及未来潜力进行调查,涉及产品包括半导体、石油化工、船舶、汽车、石油产品、无线通讯设备、显示器、钢铁。

调查指出,3年后,韩国除了船舶仍处于优势地位之外,其他产业将面临来自中国的“巨大威胁”。无独有偶,作为韩国最大企业之一,三星集团在今年9月召开的董事会议中也曾指出,“我们在智能手机领域内已经不再有优势,未来3至5年内将会被中国华为赶超”。

一直以来,韩国都以高端制造独占国际市场的鳌头,然而韩国企业却沉醉在过去骄人的成绩中无法自拔,不得不说故步自封正给韩国的未来埋下隐患。倘若韩国企业仍然抱着“吃老本”的心态,那么注定不能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等待它们的终将是残酷的市场淘汰。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