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市场

为何混合动力汽车在国内没有被大力推崇?

2022-06-10 23:05:43来源:   汽车市场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1、价格因素,以丰田、本田为例,同款车型混动价格比油车价格高出约20%。像雅阁混动,25万的指导价,比同配置油车贵4万多。即使混动省油,4万多差价,需要行驶最起码10—15万公里才能省出来,不划算。

2、上牌没有优势,混动车如果不插电,上牌还是普通机动车牌照。对限牌限行城市没有优势。

3、技术更新比纯电车差太多,真正接受新能源新驱动形式的车主,更多的选择电动车即可。可整车ota,各种更新新功能。为什么还买与传统车一样系统的混动呢?

最后,混动车其实是传统汽油车向纯新能源车的一个过度产品,已经没有厂商投入大量经费升级混动技术了,而且以目前市场情况,二手车价格折损也相对较多,出手难度增加。不适合太长年限使用,电池消耗几年后,,容量折损(和手机一样的)需要更新,价格不菲。

综上所述,混动车进入国内晚,时机晚了,已经被纯新能源上市覆盖。市场还未认可,就是提前疲软。建议国内新能源买家,还是多关注纯电车型。

开头先明确一个概念:插电混动(PHEV)在国内是推崇的,没有被大力推崇的是不需1.要外接电源的油电混动(HEV),所以我们这里只讨论HEV没有被大力推崇的原因。

主要就是因为两点:国内的相关政策不支持,自主品牌对于高效混动的研发能力不到家。这两个因素本身也互为因果。

1.大多数厂家放弃了自吸发动机我国对于私家车的排放管理和欧洲类似,包括工信部油耗测试、排量税、新能源标准。这些排放管理方式迫使车企对发动机的研发走上了小排量涡轮增压路线(同样动力做成小排量涡轮比大排量自吸税费成本更低,油耗测试也更好看)。所以你看,BBA、沃尔沃、捷豹路虎、大众等欧系车企以及发动机技术起步较晚的自主品牌,现在都已经不再研发1.6L以上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了。而PHEV对于发动机热效率没有刚需,反正能充电,就可以不烧油或者少烧油,手头现成的汽油版涡轮增压发动机只需要一些微调就可以用于PHEV。

但是,HEV不能外接充电,不能像PHEV那样通过开源——能源转嫁(即用电代替烧油)来省油。因此HEV要想省油,就只能靠“节流”——通过电机和电池的调节尽可能压榨发动机的热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发动机自身的热效率要很高,并且高热效率区足够宽。这方面自吸比涡轮更有优势,涡轮增压由于进排气温度更高、压缩比更等原因,不利于热效率的提升,所以HEV必须用全域阿特金森循环的自吸发动机作为节能的前提。你看本田混动的2.0L自吸,最高热效率40.7%,丰田混动的2.5L发动机,最高热效率41%,是目前私家车领域点燃式汽油发动机里热效率最高的。而那些放弃了自吸路线的厂家由于拿不出高效自吸发动机,也就做不出对效率锱铢必较的HEV。

2.在工信部油耗中无“特权”在工信部的油耗/电耗测算方法中,PHEV的算法比较奇葩,它的油耗值=发动机启动后的油耗除以(纯电里程+25公里),比如一台PHEV纯电续航75公里,油耗是0,再烧油跑25公里,消耗了2升汽油,那么这台车的工信部油耗就是2/(75+25)*100=2升百公里。这种算法下,PHEV即使不提高能效管理水平,也可以降低油耗数值,只需要不断加大电池续航就可以了。这就好比你想买一台30万的宝马3系,但你自己手头只有10万,这时候家里支援你20万,帮你买下了这辆车,然后你洋洋自得说你只花了10万就买到了3系。这不是扯淡么!相比之下,HEV则没有这个“优待”,仍然按照传统燃油车来测,油耗都在百公里4-5升左右,看起来似乎比PHEV高了一两倍。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看来,就是PHEV比HEV省油。

3.HEV不享受任何环保减排待遇我国对于混动车是否属于新能源的判断非常简单粗暴,不管节能效果是好是坏,就看有没有外部充电口。因此,PHEV一律都是新能源车,可以享受新能源补贴、免购置税和车船税、限购城市免摇号/免费上牌、不限行等待遇。HEV一律不属于新能源车,不享受上述一切优待,只有广州和天津的摇号政策对这种车有一定照顾。这样的政策就造就了一些荒诞的现象:某款车加50升油,充9.9度电,一共能跑1000公里,这种车叫新能源车,享受环保待遇;另一款车加48.5升油,不充电,一共能跑1100公里,这种车不算新能源,不享受环保待遇。

总之,这样的政策让HEV车型非常不吃香,待遇不仅不如PHEV,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小排量涡轮增压汽油车。比如卡罗拉混动和雷凌混动,油耗明明就比1.6L自吸的纯汽油车低得多,但就因为发动机排量1.8L,它的排量税要比1.6L汽油车高67%(这会包含在售价里),几年前1.6L及以下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的福利也没资格享受,可谓费力不讨好。既然政策不支持,绝大多数自主车企又造不出,自然也就没有推广的动力和能力了。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