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市场

商丘奥迪4s店

2022-06-01 15:25:02来源:   汽车市场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大众汽车集团现状1984年,各占50%股权的大众在华第一家合资公司――上海大众正式成立。1989年8月1日,以skd形式组装的奥迪轿车已在一汽驶下生产线。1990年11月20日,一汽大众15万辆轿车项目签字。至此,南北大众的系列车型与奥迪系列车型粗具规模。奥迪成功地塑造了公务车的高端形象,中低端主要由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的大众品牌来占领。在一个非市场充分竞争的时代,大众依靠先入为主和多品牌战略成功地塑造了大众汽车的形象,获得了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令其同行难望其项背。但近年来,由于通用、福特、丰田等跨国巨头相继进入,大众汽车在华的市场占有率从2001年的50%一路下跌至18%以下。去年,大众中国区新任总裁范安德不得不承认,大众在中国的盈利状况近乎为零利润。他反思说:在中国,速度就是一切。可能我们低估了这样一个发展速度。如果我们犯了低估的这种错误的话,当然我们将付出代价。大众的多品牌战略上个世纪30年代(波尔舍时代),“为大众造车”是大众汽车的品牌核心理念。在大众旗下的8大品牌中,大众汽车作为核心品牌,在高中低三个档次车型中包打天下。为了弥补大众汽车在顶级豪华车只有一款suv——途锐,大众在奥迪品牌之外,开发了自主高端品牌辉腾。对此,大众方面的解释是:进一步将核心品牌——大众品牌延展到高端,弥补了在豪华车领域的品牌空白点,形成了与奥迪品牌之间的微妙制衡。这种新的产品格局,虽然一度引起争议,但从大众汽车核心品牌的延展性上讲,仍然不失为一种有战略远见的举措。而在中国,大众的多品牌战略实施得非常谨慎。除了奥迪与大众某些车型国产,没有引进更多的品牌。在市场策略和品牌维护推广上也行动迟缓。例如前年个别上海大众polo在高速行驶中突然瞬间熄火,因为大众售后部门的反应迟缓,导致演变成社会新闻突发事件,造成了企业形象受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大众目前在中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非通用莫属——虽然大众从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承认。但是,当上海通用的销售网络迅速铺开,并领先大众成为销量冠军时,大众方才意识到半壁江山早已破碎不堪。为了改善局面,尽快止住下滑趋势,实现赢利,大众成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其主要目的就是便于对中国及中国周边地区的情况作出最快速的反应。为了削减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大众希望通过与其中国合作伙伴的一系列零部件方面的合作,使大众在中国生产的汽车有望实现发动机、底盘、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的“中国造”,但进展缓慢。如果仔细体会范安德的奥林匹克计划,不难发现以下关键词汇:品牌塑造、产品差异化、本土化、降低成本、新车型、团队协作等。这些计划,实际上也是范安德的前任希望能做到的。那么,我们展望一下,在范安德拟定的新的中国战略里,3年时间内,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大众在华会有哪些变数:1、加快引进新的品牌和新车推出速度大众集团一直想在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之间寻求平衡支点。因为奥迪和帕萨特b6(迈腾)归属了一汽大众,斯柯达理所当然成了上海大众的旗下品牌。随着2007年开始生产斯柯达 (skoda)品牌,大众汽车的品牌将细分为大众-奥迪-斯柯达。上海大众销售及市场执行经理叶永明认为,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受到关注。一项调查表明,目前有一半左右的购车者首先考虑品牌,另外一半首先考虑的是价格。随着国内汽车价格逐步稳定下来,将有更多的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品牌.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据厂家有关人士透露,国产首款斯柯达车型明锐(octavia)将定位于a级中高端,售价可能在12万-15万之间。业内专家钟师认为,在斯柯达的高、中、低三大车型里面,15万元的中级车无论是量上还是利润上都很可观,因此,明锐(octavia)的进入比较合适,其后,再导入低档的法比亚和高档的速派就顺理成章。“国内消费者目前更加注重性价比,品牌意识还比较模糊,大众的多品牌策略能保证更多的市场圈地。运用斯柯达战略,使得大众汽车在市场争斗中可以突出用斯柯达品牌做兼攻,以大众品牌做兼守,通过同一个尺寸去争取更高一点的客户比较有竞争力。”钟师说。“到2010年,占据中国整体市场2.5%~3%的份额”,据skoda董事长魏铁希透露,2007年斯柯达的初步计划是4万辆。斯柯达的引进,不仅是增加了一个品牌,也体现了大众汽车多品牌战略的真正实施。在此之前,大众在10—20万左右的车型虽然有桑塔纳、捷达、polo、高尔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