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市场

如何看待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冲击中高端市场?

2021-09-03 09:14:29来源:admin123zc   汽车市场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如何看待自主车企冲击中高端市场?这是必然趋势,任何一个品牌都不希望永远贴着低端 廉价的标签,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姿态进入中高端市场是必然选择。近10年来,诸多一线自主车企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大跨步前进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弊病,在自身产品力尚且不具备和主流合资车企正面硬刚的情况下,市场定位和对消费者心理把控的又严重失准,造成了一批如瑞麒、观致、长安睿骋、绅宝D80、哈弗H8等的失败案例。事实上自主品牌从来都没有丧失冲击中高端市场的野心,但信手拈来,失败者也不在少数。

产品力固然是关键,但同时对市场的成熟把控和消费者心里的合理揣摩也尤为重要。所以合适的时间是对企业而言,合适的姿态是面向消费者而言。

什么状态是冲击的好时间点?每个车企都有自己的契机,不可一概而论,个人理解首先是确保本品牌拥有足够体量的簇拥者的前提下,没有足够稳定的群众基础,还敢妄谈打江山?

吉利,08年开始的精品车路线转型,帝豪的成功,10年收购沃尔沃,而后6年的蛰伏期,收拢子品牌,苦心经营帝豪和远景的口碑,才敢推出L品牌,是因为培养了一群忠实车主

哈弗,从老H3到H5再到H6,产品都没的说,缔造了神车以后,才敢继续向上,当然中间也经历了H8风波,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坎,不过也给长城一记警醒,H7的成功不是白来的,在这方面,长城一步一步的试探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接纳度,稳扎稳打,从10万内上升到H6的15万内,进而到H7的20万内,可以说17-20万之间除了长城,现阶段哪个品牌还敢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一定行,这种接纳度,是由一批又一批老长城车主奠定的

举例哈弗和吉利,是因为这两个品牌是个人未来最看好有望成功冲击中高端市场的自主品牌弄潮儿。不过即便如此,L品牌和WEY品牌能否初战告捷,我仍持谨慎态度,恐怕四平八稳无功无过届时都算是小成功了。而对于江淮,这个时间恐怕还要再推后若干年,现如今趁着SUV热潮,经营好以S3 S5为主的用户群体才是当务之急。

维系什么样的姿态?比消费者预期再略低一点的姿态,给消费者想要的,不过分堆砌产品配置,同时满足心理预期。比如同级别,明明合资车型都在20万元左右区间,我也非要定18-19万起,就是作死;比如同配置,其他自主品牌车型都在15万元区间,我定价多出哪怕几千块钱,也无异于作死。这一点吉利做的比较好,实车价永远比之前公布预售价低,有时候适当放低身段,才更有助于腾飞。

总之对于绝大多数自主品牌,现阶段冲击中高端市场,都未免操之过急,中高端市场的结构已经日趋稳固,明面上的厮杀也只是主流厂商内部的搏杀而已,这个时候当你想去敲开大门,你要带的不只是板砖,而是一把大砍刀,这把砍刀就是你手中的产品力和用户基础,中国市场这个体量太大了,而你要做的,就是把那些中低端的用户群体带上去,而不只是去试图扭转已有的中高端用户群体的观念。

什么是冲击中高端市场,什么是品牌高端化

冲击中高端市场,很好理解,推出价格位于中高端市场的车型,即可认为是冲击中高端市场。如今各个自主品牌推出各个价格较高的产品,都可以算作是“冲击中高端市场”。

然而在我看来,单纯提高产品价格并不是所谓的高端化,包括其他答主提到的哈弗H9/H8,广汽传祺的GS8等等。这些车型虽然价格提高了,但产品等级、配置、用料也都跟着提高了,换句话说依然靠的是“性价比”来吸引消费者,而并不是通过品牌。甚至可以说,由于随着价格的上升,竞争更加激烈,争取原本属于合资品牌的消费者难度显然要高于传统自主品牌消费者,因此这些所谓高端产品的性价比甚至高于入门级的产品。

而品牌的高端化,意味着一个品牌在产品素质与竞品相近或者一致、价格水平接近或一致的情况下,靠品牌好感度能够吸引消费者。简单说就是,性价比不那么高、价格并不低,但依然有消费者愿意去买。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吉利博越卖的火吧?那假如博越的价格定在与途观、CRV、RAV4同样的价格水平上,配置也不比合资品牌产品高,那么博越还会这么火么?答案不用我说,大家心理都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自主品牌目前总体上看是勉强“冲击品牌高端化”,更准确地说是努力提升产品销售价格。

当然,价格配置达到合资水平的要求太高了,那么我们降低要求,就是当自主品牌产品在性价比降低的同时价格提高了,这时候才能将其称为品牌高端化。

为什么要走高端,为什么要冲击中高端市场

实际上,要不是这几年SUV市场走俏,给了自主品牌喘息的机会,自主品牌很可能已经开始面临破产倒闭潮了。原因是什么?我们再来看一张图表,单位是万元。

这是2016年紧凑级轿车销量TOP10+4共14款车型的实际平均成交价格参考值,我们发现销量最大的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帝豪,实际平均成交价格仅仅只有6.5万元,距离大众三款车型差距接近一倍甚至还多。诚然,合资车型可能在物料成本上、研发投入上、企业运营上均摊的成本较高,但一倍的差距显然也是过分巨大的。

据我所知一辆指导价格8万元的车型,物料成本大概在5-6万元左右,换言之吉利平均每卖一辆帝豪的毛利润只有伍仟元,再一均摊研发、运营成本,几乎无利可图。而合资(外国)品牌在总体的均摊成本负担更高、只能获得一半利润的情况下,品牌(大众、丰田等)净利润率能够维持6-8%,说明其单车毛利润是相当可观的。看了上面的图表,原因不言而喻。

实际上,消费者在合资和自主品牌中更加愿意选择合资品牌,让自主品牌难以获得足够的利润,不得不拼性价比,自主品牌陷入恶性竞争。如此下去,走传统道路的自主品牌只有死路一条。

大家在回去看看第一张图标,也就是紧凑级SUV的价格图,不难发现,目前自主SUV火热,最关键的原因依然是合资产品选择的余地太少,大众、丰田等品牌只有一款产品,不像紧凑级车大众一家就有五六款产品。因此,消费者在15万元以下的价格区间内,不得已才更多地去选择自主品牌产品。与此同时,博越、RX5在性价比层面也投入不少,什么ACC、碰撞预警、更强的发动机等等。因此,虽然SUV日子目前还很好过,主要原因依然是合资品牌高高在上、自主品牌竞争尚不激烈,但再过一两年,这个市场会不会回到轿车市场的格局下,还很难说。如果合资品牌下探,自主品牌能否抗住压力?前景悲观。

如果SUV市场再次沦落成为轿车市场一般的格局,自主品牌真的可以说是死路一条了。

标签: 中国高端汽车市场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