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市场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2021-07-15 13:55:22来源:admin123zc   汽车市场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我开了现代ix35,又开了长安CS75PLUS,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百感交集,终于知道了国产车与韩系车还有多大差距,奉劝大家买国产车前要反复斟酌,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近年来国产车的进步是有目共睹,韩系车的兴衰也是显而易见。随着国产技术的提升,与韩系乃至整个合资品牌的差距都在缩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赏识,甚至经常还会听到有人说国产已经超越韩系车了。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不可否认,韩系曾经的优势已经被国产碾压,但你要是开过国产与韩系车后,你就会深切的感受到它们之间还是有差距的,这并不是吹捧合资贬低国产,按现在国产的发展速度,超越韩系车是迟早的事情,但就目前来看,一些方面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现代ix35和长安CS75plus我都开过几年,下面我将结合我的使用感受从外观内饰、空间配置、动力操控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大家聊聊自主品牌和韩系车还有多大差距。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自主PK韩系——外观内饰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长安CS75plus的外观精致气派,纺锤状的中网,配合两侧狭长的大灯组与硕大的进气口,巧妙的将东方文化和浓厚的运动底蕴完美融合,贯穿式的日行灯灵动霸气,点亮之后很有辨识度。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车辆侧面凌厉的线条笔直硬朗,悬浮式的车顶,配合18英寸刀锋大轮圈,提升运动气息的同时又彰显了层次感,光影效果都非常不错。尾部上敦实饱满,独立的高位刹车灯采用仿碳纤维设计,无论是造型还是点亮后都别具一格。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长安CS75PLUS的内饰采用了软性材质、镀铬点缀、仿皮缝线工艺设计,无论是手感还是用料都非常厚道,方向盘内侧还采用了钢琴烤漆与真皮材质包裹,很好的兼顾了豪华感与运动感。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长安CS75PLUS的内外都让人眼前一亮,颇为时尚的造型很吸引年轻人,细节处理及用料上都可圈可点,10万出头的价格,档次感已经逼近一二线豪华品牌了。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现代ix35整体设计延续了老款硬派风格,多边形的中网配合两侧犀利的大灯组,尽显呆萌气息,并采用锋利的线条勾勒,使得整个前脸看起来时尚中又夹带了一丝硬派韵味,而新款则向家族语言靠拢,点阵参数化的设计更显年轻。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侧面上简洁的线条跟随轮廓舒展立体,协调干练的车身比例饱满,还颇有几分硬派SUV的感官,尾部上平直厚重,既不惊艳也不起眼,而新款加入的贯穿式尾灯,则显得要有档次的多。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虽然现代新款车型都在迭代更新,外观也是日新月异,但与长安CS75PLUS相比,我认为一向以颜值为标称的现代太过平庸或激进,想要打造“硬派”视觉,但又不太粗犷野性,不如CS75PLUS表达的运动感和都市感强。

现在的自主品牌汽车和韩系车有多大差距?

ix35的内饰中规中矩,整体设计以家居为主,平直的中控台与它硬派的外观相得益彰,采用塘塑材料覆盖,加入镀铬饰条点缀,不过硬塑料居多,细节处理及用料上不如国产厚道,缺乏档次感。

国产PK韩系——空间与配置

空间是家用车衡量实用性的唯一标准,CS75PLUS车身尺寸为4690x1865x1710mm,轴距达到2710mm,在空间的表现上,身高178cm的人坐进前排,调整好合适坐姿后,头部空间还有一拳2指,不顶头够用。

后排不仅横向空间富余纵向也很多,身高178cm的人坐进后排,头部空间还剩4指,腿部空间还有两拳2指余量,几乎全平的后排地板,整体空间非常不错,乘坐舒适还敞亮。

整车储物空间布局均匀合理,杯架、储物槽都很大,放置零碎杂物都很方便,并且后备箱十分规整,980mm的进深,在不放倒的情况下一般家用也很灵活,而放倒后的容积更富足,最大深度能够达到1950mm,在同级别中这样的载物能力不多见。

长安CS75PLUS在科技配置上,沉浸的三屏联动让奔驰都让步三分,中控台搭载的12.3英寸液晶屏,它基于腾讯打造的生态而来,色彩显示细腻柔和,整合了大部分实用功能,车机反映速度快,但语音识别速度相对一般。

我认为这个功能尚有升级空间,虽然它支持40多种场景模式,可以召唤“李白””妲己“等英雄为你服务,识别能力还是非常精准,在功能性上都比较人性化,但它在反映速度上,似乎还需要思考找寻下你指令的内容。

长安CS75PLUS还配备了多项主动安全系统,并线辅助、主动刹车、车道偏离、前后雷达、360全景影像、全速巡航、L2级自动驾驶等,几乎市面上有的配置都一应俱全。

其实在国产行列里,除了一些不起眼的品牌外,大多数车型在配置上都做到了应有尽有,这仿佛就是国产车的标准配备,10多万的价格,配备了合资一些豪华品牌都不一定有的顶级配置,这是选国产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现代ix35的车身尺寸4435x1850x1715mm,轴距只有2640mm,在空间表现上:身高178cm的人坐进前排,将座椅调至最低位置,头部空间还有4指,后排头部空间也有4指,腿部空间2拳有余,空间还算够用,坐着不压抑。

现代ix35的储物空间同样丰富,主要亮点在于手套箱上方的储物槽,方便副驾放手机或者其它零碎资料,后备箱空间够用,但不如CS75PLUS来的充足,地台高度适中,后备箱设计规则,但深度较浅空间利用率就相对较低。

长安CS75PLUS和现代ix35同为紧凑型SUV,单从整体数据上看,ix35就要比75plus短70毫米,在空间的表现上,长安的载物能力无疑是最优的。

现代ix35的中控显示屏不大不小,镶嵌式的9.6英寸近似电视机,单一的UI设计比较一般,除了常规系统性功能以外其它并无亮点,并且屏幕的灵敏度有些生涩,原厂倒车影像不够清晰,但它的语音识别系统还挺智能,不局限于固定命令。

现代ix35在配置与科技方面新款都提升了不少,但在车机应用与设计方面稍微落后,感觉韩系曾经的硬实力都有些停滞不前了,简单的来说,ix35更注重基本实用性,对于一些当今必备的科技智能化的体验上都有些忽视,整体表现能过眼。

而如今的国产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软实力方面,外观、内饰与配置,最能抨击眼球的信息都被国产拿捏的很稳,如今都是智能与信息化时代,国产的给人带来浓厚的科技底蕴,我觉得是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韩系不能把曾经的优势重视起来,它会和国产的差距越来越远。

国产PK韩系——动力与操控

长安CS75PLUS在动力方面的成绩值得赞扬,虽然前段时间爆出有虚标的假象,但我认为它的能力不容小觑,搭载1.5T蓝鲸动力,最大马力178匹,匹配的是一台来自爱信的6AT变速箱,0-100km加速最好成绩9.82秒。

虽然不及2.0T的233匹马力爆发强,但它在国产行列里很有话语权,是国产小排量发动机里为数不多的性能机,高达40%的热效率在国际上都属领先地位,尽管搭载在这台整备质量1.6吨的车型上,它也不会给你小马拉大车的感觉。

这套动力总成调校偏沉稳,前段动力输出比较线性,传递性很快,随着油门的深入,动力也会更加稳定有着不错的推背感,而6AT无疑是最好的黄金搭档,整体表现都十分默契,升降档丝滑逻辑清晰,低速区间偶尔会有轻微顿挫,但并不明显,整个动力输出考虑更多的还是平顺性。

当你切换至运动模式后,这套动力组合仿佛打了一针兴奋剂,变速箱换挡逻辑,油门响应速度,动力衔接和连贯性都变得更加激进暴躁,当然油耗也随之上升更快;在标准模式下,转向力度沉稳,指向精准,即使女生开起来也游刃有余。

长安CS75PLUS底盘调校偏家用,但减震的设定有些偏硬朗,尤其是过减速带及颠簸路面较为明显,但驾驶起来不如德系、法系紧绷,可路感还是比较清晰,高速过弯支撑性还好。

全新一代的CS75PLUS在底盘的工艺上,相较于其他品牌都有很大改观,生产工艺不是制约底盘好坏的因素,而调校才是底盘技术的精华,它在于各刚性部件的结合,该软的软,该硬的时候硬。

底盘调校的功底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搞出来的,不同车厂调校出来的结构都天差地别,尽管长安在国产行列里底盘技术都很不错,但差距也并不是没有,可能有人说我崇洋媚外,但合资的底盘整合能力确实比国产好,只是说我们已经在逐渐缩短差距。

ix35采用的是一台2.0L“沃德十佳”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160匹,最大扭矩193牛米,百公里加速10.24秒,相比CS75PLUS要慢0.26秒,ix35整备质量只有1.4吨,在加速的表现上稍显落后。

在动力方面,这套2.0L自然吸气发动机表现并不会让你有太多期望,但也并不会让你失望,满足家用的前提下还有些许富足动力,在120码的限速下超车游刃有余,还没有出现过嗡嗡作响却不发力的情况,同样6AT的组合,变速箱平顺丝滑,换挡积极平时,但降档时有点闯动,2500转左右提速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百公里综合油耗9.2升左右。

ix35的方向盘回馈轻柔,指向性比较清晰,整体操控与它硬派的外观格格不入,舒缓的节奏单手可控;随着速度的增加,方向盘变得又比较稳重,和长安CS75PLUS比起来操纵质感都略差,恰是一杯白开水。

现代ix35在底盘方面虽不及德系,但与日系还是有一拼,它既不给你沉稳的厚重,也不会给你过多的松散感,但在菲斯塔这种性能车上,反而又偏向欧美的悬架设定,ix35则注重更多的是舒适性,面对日常细微的路面颠簸和振动,底盘都能很好的消除,但遇到较大坑洼路面时,过软的悬架就会出现明显晃动,有种坐船的感觉。

在底盘的质感上,国产还是能够与韩系相提并论的,至少在ix35上,但也并不就是说就已经超越或齐平了,虽然韩系底盘不如其它合资车企,但并不代表它差,底盘的稳定性不单是硬件条件能够满足,各种控制系统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我们还有一些核心部件及技术仍依靠进口,因此在底盘调校上还有一段路要走。

国产PK韩系——耐用性、全球性

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一开始要提及买国产要反复斟酌的原因,一些人买了国产车后,经过四五年风霜,出现底盘异响严重,支撑力不足,各种小毛病不断,与合资相比造成较大落差,钱花了达不到理想用车环境,而造成一种不好影响。

对于韩系车来说,除了底盘稳定性,耐用性是它最值得炫耀的事情,这可能与韩系车开发基准有较大关系,像伊兰特这类车型,最初进入国内的车型至今也有人在开,我认识一位ix35老车主,它当时落地的是一台12款的自吸版本,至今行驶近20万公里,除了日常保养外,几乎没有出过太多大毛病。

虽然韩系车在国内销量平平,但在全球性上它的占有率很高,2020年韩系车全球销量高达635万辆,而国产吉利销量132辆,长安销量150万辆,比亚迪年销量40万辆,国产几个一线品牌整体销量加起来,可能才能顶韩系车。

目前国产车还只有奇瑞和长城在海外有生产基地,销量都还比较可观,但也只是买到中东部分国家,和韩系车几乎占领整个欧美市场相比,国产在全球性的布局上还任重而道远。

不过在安全性方面,国产要比任何合资都厚道的多,长安CS75PLUS的整车采用高强度钢,采用热成型技术辊压而成,达到1500mpa,在中保研的测试中,经受住了25%偏置碰撞,不只是长安,国产大多数品牌都是如此,这展现了国产车的硬实力。

写在最后

如今的国产车在软硬件领域确实取得很大进步,节节攀升的销量也证明了国人对国产车的认可与拥护。与韩系车相比,国产品牌的软实力是旗鼓相当的,甚至能够达到赶超水平。

但我们要正视差距,如果仅用韩系在国内的水平比较,我认为有些坐井观天,韩系车能做到全球第五的地位,这证明了它的实力不差,放眼世界,能够做到从研发到整车独立制造的车企,除了丰田以外,韩系独占鳌头,我们还没有这个能力,并且产品也只是在国内得到认可,国际上还没有认可华系车。

虽然韩系车在国内口碑以及销量都比较一般,甚至被人一度认为要退出中国市场了,其实除了某些诱因之外,这与韩系销售策略有问题;同时国产的崛起,让韩系以往主打的优势磨灭了,在国内合资阵营里,基本被美日德囊括,造成韩系车高不成低不就,逐渐韩系在国内就边缘化了,因此让人觉得国产已经超越韩系的现象。

并不是我抬举韩系和合资,也不是崇洋媚外,好的地方我们要多吸取经验,不好的地方嗤之以鼻,希望我们的华系车能早日立足全球,不只是用情怀来占领高地,我相信这样的时机以及品牌都已出现,新能源就是我们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

标签: 汽车市场特点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