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技术

德国大众有哪些先进的技术

2021-12-11 07:18:06来源:admin123zc   汽车技术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涡轮增压发动机,DSG双离合变速器,黄金传动,AAS可调空气悬架,可将同时电子控制的空气悬架系统和自适应减振系统结合,任何情况下,保持车身的稳定;ASF新一代全铝车身框架结构,刚度提高60%,焊点减少40%,重量比竞争对手轻。另外,Tiptronic 6速自动/手动一体式变速箱,可在保持DSP动态换挡程序基础上,附加运动程序,速比跨距比5速大30%,0-100的加速时间低至6.3秒;而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则把发动机动力有效的分配到四个车轮,配合托森Torsen机械式中央差速器确保四轮紧抓地面。还有,TDI柴油涡轮增压直喷式发动机,将燃油高压喷射入碗状的活塞顶,燃烧更充分,提高动力输出,降低油耗,减轻废气排放;ESP电子稳定系统,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收集各种数据与基准值相对比,使车子遵从驾驶人意愿方向行使;Multitronic®无级变速,标志性的V型钢片链条配合独特锥形齿轮,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更充分利用发动机动力;最后,5-Valves五气门,采用三进二出设计,具有更佳的燃烧效率并提供良好的油气混合条件。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公司的一汽-大众

建立时间 1990年(1991年投产)
地点 吉林省长春市
持股方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20%)、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0%)、奥迪股份公司(10%)、
一汽集团(60%)
车型 大众汽车品牌:迈腾、速腾、高尔夫、新宝来、宝来经典、捷达、开迪
奥迪汽车品牌:A6、A4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大众)是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和德国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及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大型轿车生产企业,是我国第一个按经济规模起步建设的现代化轿车工业基地。
一汽-大众于1991年2月6日正式成立,1997年8月正式通过国家验收。2004年12月7日,一汽-大众轿车二厂正式建成投产。经过不断发展,一汽-大众现已形成日产2000辆整车的生产能力,同时实现部分整车、总成及零部件的出口。
一汽-大众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制造当今世界大众品牌、奥迪品牌两大名牌产品。捷达、宝来、高尔夫、开迪、速腾、迈腾、奥迪系列轿车深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一汽—大众已成为国内成熟的A、B、C全系列轿车生产制造基地。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确认一汽-大众为“技术先进企业”,国家统计局授予一汽-大众为“中国汽车制造名优企业”,国家机械局授予一汽-大众为“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者”一等奖。
1998年,一汽-大众正式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2002年,一汽-大众通过ISO9001(2002版)标准认证,并荣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04年3月20日通过了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üV cert认证公司审核,获得了VDA6.1补充证书。公司生产的产品还于2006年1月荣获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一汽-大众积极投身以“节能、安全、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及奥运公益推广活动,回报社会。一汽-大众以创建绿色工厂,制造环保汽车为己任,仅2007年用于环保方面的投入达到3300万。同时还开展了系列奥运公益推广活动。一汽-大众的每一次公益活动都得到了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一汽-大众积极进取、富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形象得到了公众的认同。
一直以来,一汽-大众始终不渝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公众心目中最放心的汽车生产厂商,仅2007年,荣获了“最佳公众形象奖”、获得“中国工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称号;被评为“优秀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汽车品牌顾客满意度调查”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中国汽车品牌售后服务满意度奖”;荣获2007中国汽车服务金扳手奖年度“服务创新奖”;车坛奥斯卡——第三届南方车评榜揭晓,一汽-大众获年度卓越企业奖,迈腾轿车荣获年度车大奖;速腾荣获全国汽车拉力锦标赛2.0升组的冠亚军,为一汽-大众捧回了“厂商杯”;一汽-大众轿车一厂焊装车间员工王洪军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从1991年生产第一批捷达轿车至今,一汽-大众从一个注册资本只有37.1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6.7亿元人民币的企业发展到现在拥有注册资本达到78.12亿元人民币、总资产为323亿元人民币的大型汽车企业。目前,一汽-大众公司累计向国家上缴的税金达到691亿元人民币。
目前,一汽-大众正式员工总人数达到10493人。
大众汽车在华的其他企业还有: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持100%股份
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合资生产变速器装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持股60%,一汽集团持股20%,上汽集团持股20%
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大连)有限公司
大众汽车一汽平台有限公司,生产包括前后轴传动装置,大众汽车集团持股60%,一汽集团持股40%
上海大众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持股60%, 上汽集团持股40%
大众汽车一汽集团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大众汽车中国持股60%,一汽集团持股40%
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上汽集团持股50%,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持股30%,上海大众持股20%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持股99%,一汽集团持股1%
大众进口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从事进口车业务,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持股100%
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金融服务,大众汽车金融股份公司持股100%
中国西泰克东昌座椅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汽车座椅,西泰克有限公司持股60%,上海东昌企业集团持股20%, Etern持股20%
大众汽车(北京)中心,开展销售、维修、售后服务及市场信息服务,大众汽车中国持股70%,北京汽车修理有限公司持股30%
历年大事记
1970-1999
1978 中国政府和大众汽车集团首次进行合作的接触
1984 在北京签署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协议
1985 上海大众汽车开始投入生产
1988 开始与长春一汽集团之间的合作,以许可证方式生产奥迪100
1990 在北京签署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资协议
1991 一汽-大众汽车投入生产
1992 上海大众汽车庆祝第十万辆桑塔纳轿车下线,上海汽车厂并入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1995 一汽-大众汽车开始奥迪品牌产品的生产,奥迪股份公司成为一汽-大众汽车合资公司的第三方股东。
上海大众汽车举行十周年庆典
上海大众汽车的新款桑塔纳2000开始量产
1996 上海大众汽车研发中心与试车场建立,由当时任大众汽车股份公司董事长Pi?ch 先生和
董事会成员Büchelhofer博士在上海大众汽车现场主持奠基仪式。
一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
1998 上海大众汽车第一百万辆桑塔纳轿车下线;一汽-大众汽车的新捷达开始量产。
1999 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成立,集中开展大众汽车目前和未来在中国的所有发展业务。
加长型中国款奥迪A6在一汽大众开始量产
2000-2004
2000 上汽集团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成立并开展销售业务。
加长型中国款帕萨特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开始量产
大众汽车在中国生产的第二百万辆轿车 —— 一辆桑塔纳2000轿车庆祝下线
2001 大众汽车的变速箱生产合资企业 - 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的合作协议在上海签署
大众汽车宝来轿车在一汽-大众汽车开始量产
一汽-大众汽车合资公司庆祝成立十周年
大众汽车变速器(上海)有限公司开始投入生产
2002 POLO两厢和高尔(Gol)在上海大众汽车开始量产
大众汽车进口车业务有限公司(VADCo.)在天津成立,经营大众汽车进口车业务
上海大众汽车的第二百万辆轿车下线
2003 上海大众汽车POLO三厢轿车开始量产
一汽-大众汽车奥迪A4和高尔夫轿车开始量产
上海大众汽车向澳大利亚出口首批POLO轿车
2004 3月8日:上海大众汽车自主开发的桑塔纳3000系列轿车上市
5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成立
6月21日:中国西泰克东昌座椅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7月14日: 签署建立大众汽车一汽平台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并举行奠基仪式
9月: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正式获得国家银监会批准,正式开始营业
10月29日: 上海大众汽车举行成立二十周年庆典
11月23日: 上海大众汽车生产的途安多功能轿车上市
12月6日: 与合作伙伴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分别签署建立两个发动机合资企业的协议,
大众汽车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和上海大众汽车动力总成(发动机)有限公司
12月7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轿车二厂开幕庆典
2005-2009
2005 1月27日:大众汽车集团北京中心开幕
4月25日:一汽大众汽车生产的多功能车开迪上市
5月26日:大众汽车一汽集团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举行奠基典礼仪式
6月2日: 大众汽车中心实验室在北京建立
11月24日:上海大众汽车生产的大众汽车帕萨特领驭上市
12月9日: 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共同生产斯柯达品牌轿车,
2007年斯柯达品牌将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引入中国并在华生产的第三个品牌产品
2006 大众汽车上海动力总成有限公司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4月9日:一汽-大众汽车生产的大众汽车速腾上市
6月23日:上海大众汽车生产的POLO“劲情”(两厢轿车)以及POLO“劲取”(三厢轿车)上市
7月8日:一汽-大众汽车生产的大众汽车新宝来上市
7月14日:一汽-大众汽车庆祝生产第一百万辆捷达轿车,同时庆祝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15周年
9月22日:上海大众汽车引入斯柯达品牌
2007 3月30日:一汽大众 (大连) 发动机有限公司开始投入批量生产

标签: 大众汽车技术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