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汽车

为什么中国汽车业不像手机业,诞生出华为、小米之类世界级公司?

2022-05-26 21:26:10来源:   智能汽车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大家都知道,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是中国,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也是中国,2018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780.92万辆和2808.06万辆,连续十年蝉联全球第一。

不过让大家感到尴尬的是,虽然我国常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的宝座,但是我国的汽车企业却不怎么著名,目前国产汽车主要生产一些中低端的车型,在高端品牌上跟国际著名车企根本没法相比,甚至在国际上都没有一家可以称得上世界级的企业。

那什么中国汽车行业出不了像华为这样的世界级企业呢?我觉得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就是汽车行业太过于急功近利。

为什么华为能够成功?华为之所以能够成功,这里面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市场的原因,也有机遇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原因,这里没法用三言两语概括完,但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简单概括一下,那就是“舍得”。

1、舍得投入

华为的成功我更多的认为是以任正非为首的华为领导层那种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舍得花巨额资金去搞研发,一直以来华为每年的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一直维持在10%以上,过去几年每年的研发费用都保持在几百亿以上,2018年的研发费用已经超过了1000亿大关,一年的研发费用就相当于一个地级市的GDP,试问目前中国有哪个企业能做到这一点?

2、舍得煎熬和冒险

容易达成的目标,肯定不会成为企业的优势,华为的一些核心优势技术都是经过长年累月慢慢积累下来的,哪怕这种研发5年甚至10年都没有效果,但是华为还是一如既往的大力投钱进去,这种过程是漫长的而且是煎熬的,甚至有很大的风险。因为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几百亿甚至上千亿,投入这么多钱,经过5年或者10年时间,把一个技术研发出来之后,有可能你这个技术已经落后于别人,这种风险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承担的,他必须要求企业家有很大的魄力和格局才可以。

3、舍得利益

舍得利益这个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实际很难,很多企业口口声声说要加大研发投入,让员工跟企业共同成长,分享企业的利益,但是很多企业赚了钱之后,要么捂在自己的口袋里面,要么拿去投资其他事情,搞多元化发展,很少有企业家愿意把钱投入到企业和员工身上,在自己的领域内精耕细作的。而华为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任正非舍得分享利益,舍得把98%的企业分红给员工,舍得把巨额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所以他自己的财富跟别人相比就很少,甚至连中国前150名的富豪都排不进去,但是华为却越来越强大。

为什么中国汽车行业很难诞生伟大的公司?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每年的汽车生产量达到2800万辆左右,但更多的都是合资车或者组装车,真正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品牌少得可怜。目前我国车企很多核心技术都是需要进口,比如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部件基本都是依赖进口,即便有些车企已经研发出自己的发动机,但是跟世界上那些先进发动机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上。

而中国车企之所以缺乏核心技术,因为他们更看重的是短期的销量和利润,缺乏长远的布局,或者说他们更在乎的是钱,缺乏使命感和荣誉感。

通过对比华为的三个舍得,大家看下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有哪些企业能够完全做到的,或者是做到其中的1、2点的?其实很少,更多的中国汽车企业都是急功近利,缺乏工匠精神,他们只追求短期的销量和利润,真正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发的很少。我们来看下2018年自主品牌研发投入和国外主要汽车厂家的研发投入对比就知道了。

我们先来看下国际知名品牌的研发投入和强度

第一名大众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高达158亿美金(1090亿人民币左右,和华为差不多),占据大众集团营业额的5.7%;

第二名、丰田集团,2018年投研发支出为100亿美金(690亿人民币左右),占丰田集团营业额的3.9%;

第三名、福特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80亿美金(552亿人民币),占福特集团营业额的3.9%;

第四名、通用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73亿美金(503亿人民币),占通用集团营业额的5%;

第五名、戴姆勒和本田,两者2018年研发支出都是71亿美金(490亿人民币左右),分别占据各自营业额的3.6%、5.4%;

第六名、宝马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59亿美金(407亿人民币左右),占宝马营业额的5%。

我们再来看下国内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

第一名、上汽气团:2018年研发支出61.65亿人民币,营收9021.94亿,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0.068%;

第二名、比亚迪:2018年研发支出37.19亿人民币,营收1300.55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2.86%;

第三名、广汽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17.7亿人民币,营收3636.85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0.48%;

第四名、长城汽车:2018年研发支出15亿人民币,营收992.30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1.5%;

第五名、北汽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11亿人民币,营收4807.4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0.228%;

第六名、福田集团2018年研发支出10.4亿人民币,营收410 54亿元,研发占营业额比重为2.53%;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汽车企业对研发的投入到底有多少,目前我国研发强度最大的汽车企业是比亚迪,研发占营收的占比达到2.86%,这是跟国际著名车企研发强度最接近的一家,所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在国际上也是出于先进地位的。至于上汽、北汽、广汽这些国企,他们的研发强度只有国际知名企业研发强度的1/10左右。

看完中国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之后,大家就知道为啥中国汽车行业出不了华为这样的企业,但是目前部分中国车企负责人却骄傲得很,前段时间董明珠炮轰中国汽车粗制滥造之后,有些汽车负责人却大胆的说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在这些不思进取,看不到差距,没有使命感,没有荣誉感的人带领之下,中国汽车行业片面的追求销量,简单组装之后就觉得中国的汽车很牛叉,所以就不愿花很大的钱去搞研发,这样中国汽行业怎么可能诞生出伟大的企业呢。

一说到国产车,不管是在性能上还是技术上,我们大部分人是相当的认为没有国外的车好。这个确实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因为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发展相对国外是非常的落后,起步时间差的非常多。

在一些核心技术上,我们很难掌握到核心技术。有些时候只能是通过引进国外的技术,来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空白。但是了解一些汽车的用户应该明白,从2000年左右开始到前两年。

这期间的汽车销售量是逐年的攀升。一方面是我们的汽车制造企业不断的研发与投资,甚至是和国外的汽车知名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是提高了国内汽车的性能与舒适度。

另一方面是我们大众对于汽车的渴望,从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现在的汽车。应该说汽车将成为我们主要的代步工具,也非常的符合用户们的需求。而且随着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力投资。

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开车去的话真的不是很远。汽车增长的普及,也给城市的交通、管理带来诸多的影响。为了缓解这样的局面,很多城市已经是出台了多种的规定,对汽车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虽然城市有限购,车牌需要摇号。但在广阔的农村,是不存在这个现象的。多数的经销商更是把目光投向了农村地区,或许去年回家国年的你,已经是感受到了农村也会堵车的情况。

可是到了现在,这样的发展也是遇到了瓶颈,或者可以认为农村市场已趋于饱和。为了缓解现在的局面,国家是在新能源车上给予了很大的补贴,传统车企和新造车势力是纷纷加入到其中。

或许有人会问,怎么国内的汽车企业,没有像手机业那样,诞生华为、小米这样的重量级公司呢?有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去分析。一方面是我们国内汽车企业的真实能力与核心技术问题。

不管是国内的哪一个汽车企业,它们有谁能保证的说自己全部掌握了核心技术呢?即便是掌握了核心技术,在汽车工艺与机床的差距上,和国外还有着很大的差距,生产出来的零件精度不够。

自然是造成使用的寿命减少很多,这些上的差距应该不是说用时间和金钱的投入就可以换来的,在国内也是非常的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另外一个是我们汽车企业的雄心和战略目标。

应该说很多的车企是没有打算出海的,我们都知道国内的公司到国外经营是非常的困难,期间会涉及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过华为的例子却是完全可以给我们做一个榜样,可有多少的企业家想过这个呢?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很难看透这些汽车企业的战略方向,也没有间接的和国外的公司在除国内以外的地方合作或者研发。不过庆幸的是,吉利已经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去年试飞的非常汽车,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

纵观整个国内的汽车市场行业,已经是遇到了一个瓶颈。面对这样的危机或者挑战,我们的出路应该说只有两条。一条是放眼全球,把目光投向全球,进行着自己的全球化战略目标。

需要对多个国家进行考察,最后确定出哪个才是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不过这个难度会非常的大,涉及到的问题包括宗教、习俗、制度等,看看福耀、复星这些常年在海外的遭遇,应该是能感受到压力所在。

另外一条是重新挖掘一个新的赛道,毕竟之前的赛道已经不够用了,在去里面gen耕耘自己的市场,已经失去了意义。而选择一个新的赛道,是非常明确的做法。而这也要求我们去改变自己的传统思路。

目前无人汽车是非常的火热,但不要忘记一个,它还是依靠地面行驶,还是会遇到堵车问题,即便有着人工智能的加持,也还是会出现一些情况。如果能摆脱地面的束缚,那还怕它堵车吗?

因此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你们的选择是非常的重要,未来国内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决定在你们自己手里,你们会是怎么选择呢?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