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汽车

学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主要学什么?

2022-05-18 05:01:34来源:   智能汽车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智联网汽车,简单来说就是无人驾驶自动化汽车运营,开始要学习无人车的运行原理。智能网联汽车主要学习:电路分析与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人工智能原理、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数字通信与计算机网络、大学物理、深度学习、JAVA程序设计、智能驾驶原理、Python程序设计等。智能网联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智能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2022年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自动驾驶势必成为带动汽车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学习汽车联网的一些技术,比如智能驾驶、车机互联等等

点评4月车圈大事:汽车安全再提及/行业面临停产危机?

易车原创・车坛神评 每月点评准时2号抵达,2022年4月份汽车圈有哪些热点大事发生呢?

本月的主题比较多样,上海长春等“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巨大、德系三驾马车在两天之内相约展出电气化最新成果、氢能领域建设中国在加速、汽车安全更加重要,未来更多热点也会在车坛神评栏目中进行展现。

一、阵痛中苏醒 多地汽车行业有序复工

近期,多地遭受病毒侵扰,除了民众的日常生活,各行各行都遭受了巨大的影响,这其中汽车业同样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而随着长春、上海两大中国汽车重镇陆续按下暂停键,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3月中旬一汽集团长春五大整车工厂全部停产,受影响的包括红旗、奔腾、解放等自主品牌以及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而在间隔一月之后,4月17日,长春市方面表示,一汽集团在长春的工厂已实现全部复工,累计返岗复工人数已超7000人,多家零部件供应商也陆续返岗。

作为汽车城的长春已经逐步恢复,而另一汽车重镇上海则仍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上海不仅有上汽集团及旗下企业等传统车企,还集中了包括特斯拉、威马等一众新势力,还有博世、采埃孚等一大批零部件供应商。上海“暂停”,严重影响了整车及零部件的流动,要知道对于汽车这种工业产品而言,缺少一个零部件都会使得整车生产受阻,上海局势牵一发动全身,先前已有小鹏汽车何小鹏、华为余承东等业内人士表示,若供应链不能复工复产,汽车行业或将面临全面停产的危机。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有序复产复工成为重中之重,国家相关部门派出上海前方工作组,推动重点工业企业稳定生产和复工复产。

而上海市也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根据复工复产白名单来看,与汽车相关的企业249家,整车制造商的名单里有上海大众、上汽通用、特斯拉等。

截至目前,上海车企已陆续开启复工潮,包括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和特斯拉在内的车企,以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已经开始推进复工复产,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全面停工将不复存在,对于行业来说振奋人心,大有裨益。

二、4亿辆!机动车保有量解锁新里程碑

4月,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消息,截至3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首次超过4亿辆,达到新的里程碑,其中汽车3.0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87亿人。

今年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机动车934万辆,其中汽车新注册登记657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724.5万辆,一季度新注册登记111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4.4万辆,增长138.20%,呈高速增长态势。

而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87亿人,一季度新领证驾驶人775.8万人,其中,汽车驾驶人数量为4.50亿人,占驾驶人总数的92.33%。

从“一穷二白”,到机动车保有量突破4亿辆的里程碑,仅仅几十年,中国经济奇迹在汽车行业体现的淋漓尽致,人人买的起车已不是梦想,现在的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但这却远远不是发展的天花板,新四化的汽车将集成更多属性,在智能化、网联化以及低碳甚至零碳出行理念之下,未来汽车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新形势下汽车安全更加重要

众所周知,当前汽车发展已经进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新四化的新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为经济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衍生出软件安全、网络安全、产业供应链安全等新型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风险与质量不确定性,给汽车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4月初市场监管总局、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应急部、海关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试行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的通告》,共同启动汽车安全沙盒监管试点工作。

何为沙盒监管,可以通俗理解为防患于未然,它将为企业提供测试平台和测试周期,鼓励企业对已经应用的前沿技术进行深入安全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标准滞后带来的监管缺失,有利于监管部门更早地将前沿技术引发的质量安全问题纳入监管范围,更好地保障产品安全底线,最大限度地防范产品应用风险。

同时,沙河监管也将具备更好的应对风险实时性、灵活性,防止监管过严对科技创新的抑制,较好地平衡技术创新和安全风险,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提供了新的监管思路。

此外,国家多个部委4月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强化数据安全保护。企业要切实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企业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处理活动,以及数据出境安全管理。

前有“滴滴数据安全门”、特斯拉声明将在国内建数据中心实现存储本地化,也让我们愈发明白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而未来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的逐步推进,智能汽车将演变成大型的数据储存和运用载体,在智慧城市和自动驾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如何保证车辆的信息安全,完成小到用户隐私,大到国家安全层面的保障,建立数据安全体系必不可少。

四、氢能进入快车道 中国加氢站建设世界第一

据相关消息显示,我国在氢能加注方面获得新突破,已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数量的40%,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高度重视清洁能源多样化,其中氢能技术逐渐被提上日程,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已发布多份氢能规划和指导意见,诸如北京提出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截至去年底,北京建成加氢站10座,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提升到74座。

当时仅一味加氢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看到氢能源车以及加氢站的相互关系,如果氢燃料电池车销售不乐观,则加氢站再多也是枉然,即便技术成熟,相关企业亦不愿铺设过多加氢设备,二如若加氢站无法普及,则会影响氢燃料电池车的大规模推广,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自明。

就目前而言,在国家和各地政府鼓励下,氢能“危化品”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定位为国家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态势下,各方对发展氢能产业都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区域方面,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的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从制氢方面来说,电解水制氢不切实际,近中期以工业副产氢、煤制氢等来支撑燃料电池车的发展,未来将以可再生能源制氢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运输过程则无论是通过气氢拖车、液氢罐车、还是固态储氢、管道运输等方式,一来技术尚未成熟,二来储氢成本也会居高不下;而在加注层面,快速完成氢气加注也对其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就目前来看,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在华北和西北等地积极推进,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以20兆帕气态高压储氢和高压管束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

虽说目前氢能领域各方面成本仍居高不下,但各项方向已开始取得突破,未来燃料电池成本将越来越低,放眼未来,“零碳”出行的日子或将越来越近。

五、展示电气化最新成果 BBA相约上阵

奔驰、宝马、奥迪三大品牌似乎约好了一样,在4月19、20两日之内纷纷发布了旗下最新电动化产品,奥迪的最新概念,奔驰宝马的纯电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