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汽车

打算买个新能源SUV汽车,绿驰汽车技术怎么样?智能化方面水平属于什么层次?

2021-12-10 06:59:27来源:admin123zc   智能汽车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属于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品牌,其首款产品是一款豪华电动跑车,2019年才上市。智能化只能等上市后试驾再评论。概念车什么的都不能当真。

怎么判断一款车的智能化水平高低,有哪些专业的渠道可以了解?

目前大部分汽车厂家都在智能化领域开始发力,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儿小”,真正智能、好用的产品不是很多。题主如果想要了解更专业的具体信息,可以参考一下智能汽车指数的测评,以往参评车型的成绩都能查到。比如今年第一批测评中的五款车型:东风本田INSPIRE混动版、别克君威、马自达昂克赛拉、特斯拉Model 3和还有小鹏G3,这些车型分属于合资、外资和造车新势力,可谓代表了中国车市前沿发展方向

可以去专业机构检测,可以查一下i-VISTA智能汽车指数的测评数据,直接输入品牌或者车型名称应该就可以了

汽车智能化有多厉害?看看这份榜单就知道了

“近几年来,中国本土供应商的成长令人瞩目,而中国互联网等科技公司,纷纷‘跨界’进入汽车行业,给这个行业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变化。”在2020年1月9日举行的“2020年度智能座驾评选”颁奖典礼上,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表示,自己对汽车市场的未来仍然十分看好的,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是看好的”。

据介绍,此次颁奖由AutoR智驾主办。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支持下,第四届“年度智能座驾评选”专门组织专家媒体评测团,对入选车型进行了现场评测。评测团从车型的智能互联与驾驶性能两个维度进行了体验,并着重考量智联交互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安全系统,对入选车型的智联车机、自动泊车、车联网服务进行了实际品评。

值得一提的是,评测团还顺利完成了“国内首次跨品牌自适应巡航组队测评”,全部入围车型在高速公路上完成了这项评测,集中性地对已经实现量产实用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进行了体验。

“‘年度智能座驾评选’是一个新形式的评选,汽车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当然评选形式也要变化。”安庆衡告诉记者,作为汽车行业的“老兵”,看着汽车从传统机械变成智能产品,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情感。“让一件冰冷的机器与人产生互动、具备情感,是人类的可爱与伟大之处。”

自2017年以来,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明显加速,车联网、语音交互已逐步在各级细分市场普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也正在经历从L2到L3级的过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业界迫切需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和评测体系去评价汽车,为消费者选购带有智能驾驶功能的汽车提供借鉴。AutoR智驾总编辑钟师直言,这正是AutoR智驾创立“年度智能座驾评选”的初衷。

“智驾在评选之初确立了一个原则――从消费者的角度审视,从真实的体验开始,从而将这项评选与专业性的数据评测区别开来。”钟师表示,今年主办方依旧严格遵循创立时确立的原则――从消费者的角度审视,从真实的体验开始。而入选车型也包括了轿车、SUV、MPV、皮卡、纯电动车型、混合动力车型全领域市场,覆盖了从家用、运动到豪华的全部市场级别。

“2019年,国内车市经历了‘寒冬’,正在享受马太效应红利的豪华品牌遇到了经济学上的明斯基时刻。而导致汽车全球市场变化的,不仅仅是汽车四化带来的投入加大,还有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的行业起浮。”AutoR智驾出品人贾红兵分析称,当前这一阶段可以定义为汽车智能化的初级阶段,“初级阶段要求我们用包容的眼光看待汽车四化。”

在他看来,2020年是各方合力攻克L3级智能驾驶正式上路的开始,但在L3级之后,依赖单车智能很难再前进一步,V2X和车路协同将是汽车智能化发展带动的新需求。更重要的是,智能汽车的出现推动了智慧道路和智慧城市的发展。

“2020年,我们将进入智能汽车社会,智能汽车的普及率快速提升,相关国家也将针对自动驾驶立法,而中国正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驾驶落地实验场。”贾红兵直言,2020年将来到智能汽车社会。

“寻找有情感的出行伴侣”,是“年度智能座驾”评选自创立之初一直延续至今的口号,也代表着消费者对未来智联出行的期许。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杨琳表示:“2019年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关键历史节点,智能汽车技术有了更多的突破。值得骄傲的一点是,中国市场引导了世界汽车工业全面电动化的潮流,同时也成为智能化、网联化市场应用最为迅速的市场。”

据她分析,从单车智能向车路协同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具有一定的体制优势。“随着智慧道路、智能城市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智能驾驶将呈现于外溢效应,其产生的影响将外溢出汽车产业本身。”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标签: 汽车品牌智能化程度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