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市场

解决未来交通能源危机是发展生物能源,为什么推广不使用电动汽车?

2022-07-04 23:25:36来源:   汽车市场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不太明白你的意思,难道国家现在不是大力提倡推广使用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吗?

谁说解决未来交通能源危机是发展生物能源?

92号汽油每升价格超过了10元,对哪些人影响最大?侄子的长城坦克300一加就是500元钱,一脚油门就是1元钱,肉疼得直呼“开不起车”了。可是却对加油再贵都没有一点感觉,因为我开的是比亚迪的唐DM,用电不用油,每公里一毛钱。

坦克300

未来的能源终极解决途径,是核能。

解决交通能源危机的途径,是电能。

所以国家这几年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即所谓的电驱动汽车。日本选择了氢能源作为汽车动力方向,但看来显然是选错了科技树。不过,目前来看,日本在电动车领域并非一无所处,他们的电动车全球销量还是数一数二的。而中国早在2001年开始就已经确立了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方向,20年来的发展至今,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全年的电动汽车销量也占到了世界总销量的近一半。而预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约943.1万辆,中国生产的将超过500万辆左右。2022年上半年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分别是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之后分别是比亚迪(海豚txgq)和宏光(MINI EV)等。而比亚迪已经多次超越特斯拉成为NO.1。

比亚迪海豚

根据最新预测及目前各国禁售燃油车的政策要求,预计再过12年,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将超过燃油汽车。再过20年,燃油车的销量将降至全球汽车市场 1% 以下。电动车将成为解决交通出行的主要方案。

不要忘了,高铁也是电驱动的,理论上来说也是电力机车。

所以,电动汽车不是不推广,而是早已经铺天盖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迟早,燃油车将成为历史退出舞台。

电力将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式。无论是5G6G的万物互联网、超级计算机的算力演算,还是电动车、高铁、飞机、轮船、航母、机床等,电力都将是最好的能源解决方案。没有之一。

至于生物能源,和电能相比,哪个更清洁更高效率?

2022年了,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缓解了吗?

基本上无焦虑,长假期间告诉服务区可能会遇到充电排队现象

提到买一台车,有很多可以考虑的因素。外观,内饰,动力,能耗,舒适性。但是如果提到买电动车,想到的第一点,肯定是续航。

客观地说,在之前的几年里,电动车的续航每年都在快速增长。大概在4年前,400km续航就能算作一台电动车的卖点了。但现在?平均续航已经可以达到五六百公里,超过七百的也有不少。至少在理论上来说和燃油车的续航已经相差无几,甚至还要更长一点。

那为什么还有电动车的里程焦虑呢?因为除了理论上的续航,用户实际可以用到的续航,去掉最底下那一段留着“保命”的里程,到了冬天,因为电池活性降低甚至还要缩水,老实说,很难让人放心的根据配置表上的理论续航来真实地安排自己的出行。

随着技术的发展,配备了更大的电池、更高效系统的电动汽车,也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但是里程焦虑,要么在电动车车主心里挥之不去,要么让想要买电动车的人望而却步。

说实话,这种“焦虑”的根源,其实不在电池有多大,或者是理论续航里程有多高。其实这就好比用手机,电池的大小只有在购买的时候会考虑,买回来以后对手机续航的感受,主要是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也就是手机右上角的剩余电量显示。

放在电动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不准确的表显续航,会误导人们对电量的判断,进而影响行程的规划。同时充电桩好不好找,要不要排队,充电需要多长时间,这才是人们产生里程焦虑的根本原因。

1、表显续航为什么会有偏差?

熟悉电动车的朋友肯定知道,假如一辆车宣传的续航里程有500公里,那么有两种可能:要么每次充满电,仪表都显示500公里,但是跑的时候掉得更快;要么充满电的时候,显示续航到不了这么多,但是实际的驾驶过程中,续航里程会随之变化。正是因为这两个方案,续航的评估体系不同。

这辆车所宣传的500公里,指的是“公告续航“。纯电动汽车,过去用的是NEDC续航,从2021年开始采用CLTC续航。这两种标准都各自有一套车辆工况的场景标准,新上市的汽车,都需要进行这么一次工况模拟,包括城市路、高速路、山路的行驶情况,同时也将车辆的滚动阻力、车重等因素都纳入到测试范围中,综合评判下来就得出了这辆车的续航,也就是车企平时对外宣传的续航。

不过公告续航终究是理论值,表显续航更能反映当下车的情况。

形象一点来说,NEDC或者CLTC工况续航就像是一次大的统考,所有的车做同一张卷子,目的是为了方便各个车型横向的统一比较。

而表显续航,可以比作那种时不时来一次的小测验。它关注的是单辆车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跑多远。现实环境下的路况、驾驶习惯往往要比标准工况激烈不少,那么车的系统就会根据这辆车这段时间以来的使用情况,包括车的工况、各种路况的比例等等因素,再结合当前电池的电量情况,来实时估算表显续航。

所以,表显的续航常常会和公告续航有所差异,差的多和差的少,和车内系统的估算算法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这样说,算法越是精确,越是考虑全面,估算出来的表显续航就更准确,它算下来现在还可以跑300公里,就不会在只跑到280多公里的时候没电。

拿我们的ID系列来说,它采用的就是表显续航估算算法。这样做的好处是充分考虑车主在之前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能耗。能耗低,里程可以比工况法的结果更长。能耗高,里程虽然短一些,但是带来了非常高的准确度以及可靠的电量估算,让车主能大胆地制定行程规划,而不需要考虑里程不准确带来的不确定性。

有了准确的里程估计,才能够合理规划行程,出门的时候才能从容一些,安排目的地和充电地点。剩下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方便的找到充电的地方,充电是不是速度够快,这就成了影响充电体验的关键因素。

2、如何方便地找到充电的地方?

智能手机随便找个插座就能充电,实在不济找个充电宝也行。电动车找充电桩稍微要麻烦一些。一来,靠谱的公共充电桩毕竟还是不如加油站多;二来,好不容易找到了充电站,却发现排队遥遥无期,要么充电桩是坏的,甚至有的充电站地图上看着在营业,去了之后才发现早已经关了。为了充一次电,前前后后得花费两三个小时……这就很“搞人心态”了。

如此巨大的时间成本,耗费的精力,糟心的体验,正是让电动车主感到“焦虑“的一部分原因。所以完善的配套设施,可以随时随地有电可充,让电动车充电甚至比加油更方便,也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才有了ID“智选充电“这项服务。它可以很好的解决充电难这个问题,通过和主流的充电运营商合作,充电可靠性有了很高的保障,目前接入智选充电站的数量算下来超过了20万,覆盖率可到90%以上,找充电桩就像找便利店一样,极高的提升了充电的便利度。

除了便利性,“智选充电“还可以实时远程查看充电站的信息,充电站共有几个充电桩,都有多少人在用,空闲的桩还有多少,现在去还开不开门,这些信息都非常重要,它可以有效的避免想去充电的人“无功而返”,从基础设施的角度缓解人们的里程焦虑。

3、如何让充电速度更快?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要想让电动车充电“比加油还方便“,除了要有完善的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充电过程的体验也至关重要。

电动车的电池电量越来越大,比起以前小电池的车,同样的充电功率去充电,充电时间就会慢不少。充电期间漫长的等待,更加重了人们的里程焦虑,“开车一时猛,充电全靠等”,这成了如今电动车主的真实写照。所以这也让快充的性能显得是那么地重要。

好的充电体验可以节省大量等待的时间,提高一台车甚至是整个充电站的效率。我们来看一下一台ID.3在某充电桩上实际充电功率的曲线图,这台车从一个8%的SOC(就是剩余电量)开始充电,一直到满电。

图中,绿线的是车辆发给充电桩的需求功率,橙线是实际充电桩给车的输出功率。在SOC比较低的区间,ID.3充电的需求功率(100.8kW),甚至超过了充电桩可以提供的实际功率(82.6kW)。这是因为充电桩同时在用的用户比较多,所以每根桩实际可用的功率就低了。

SOC蹭蹭蹭地往上涨,涨到大概80%~90%左右区间的时候,才会有一个明显的减慢,这是电池本身的充电策略决定的,所以说,假如赶时间的话,快充充到90%就够了。

再继续等它充满,时间和电量的性价比不是很高,因为相同充电时间内,低SOC对于电量增长的幅度是高于高SOC的情况的。

充电速度不仅要快,而且还要稳。在充电桩能保持持续的高功率输出情况下,电池的控制系统也要保证充电策略的合理与稳定,因为有很多相关因素影响着充电速度与稳定性,比如环境温度、电池的温度、充电桩功率限制、同一个充电桩内电网负荷影响等等,电池和充电桩都应该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达到最大的充电效率,充电时间短了,充电过程也可靠,里程焦虑也就会少很多。

总结一下,人们对于不确定感,有着天生的恐惧,这种恐惧感也在里程焦虑方面适用。更精确的表显续航,更方便的充电自由,更快更稳定的充电速度,只有一个一个地去解决这些难点,才可以让用户的里程焦虑,少一点,更少一点吧!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