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市场

特斯拉model3国产后降价,国产电动还有市场吗,还有人买吗?

2022-05-24 22:29:02来源:   汽车市场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首先汽车制造生产初期都会有市场调研和客户人群的定位分析,特斯拉model国产后的价格确实非常诱人,只会对蔚来等车型等造成一定的竞品冲击,对于微型代步车,滴滴运营等类型的新能源品牌来说不会有太多影响!

(1)自主品牌汽车后市场:

其实,从改革开放以来,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都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这次为什么反其道而行之,把特斯拉这条大鲨鱼撒到国产电动汽车这个鱼塘里呢?其实这也怪不到别人,只能怪自己的新能源车企太不争气了。前些年国家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出的政策和补助不可谓不优惠,反观国内车企,没有好好利用这一波政策潜心研发技术,倒是钻起政策的漏洞,骗取国家补助。

引入特斯拉这个外部压力,就是将电动汽车这趟水全部搅浑,敲打一下国内的电动车从业人员。另一个方面就是中美贸易战着手,将电动汽车工业体系引入到中国来,阻止美国制造业回流。

希望在特斯拉的巨大压力之下,中国电动车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因为谁都知道电动汽车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搞电动汽车的车企也不止特斯拉一家,后面还有宝马、奥迪等很多老牌车企已经蓄势待发了。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有哪些原因? 未来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环境怎样?有何机会和威胁?

    “十二五”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重要机遇期。在成为全球最大汽车产销国后,如何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是摆在整个行业面前的重大课题——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在进行。针对本届车展“创新·跨越”主题,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北京车展组委会秘书长王侠表示,这一主题诠释了全球汽车工业向科技创新、绿色节能方向发展的趋势,表明了中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型的奋斗目标。
  大而不强 差距尚存
  汽车强国是指该国汽车工业中以整车企业为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足够竞争力
  尽管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增幅明显放缓,但依然实现了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的产销量,连续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汽车消费市场。来自世界汽车组织(QICA)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汽车产量8010万辆,意味着去年我国汽车产量已接近全球四分之一,超过欧盟27个国家之和。
  我们只能算是汽车大国,远非汽车强国。
  什么样的国家才是汽车强国?业内专家表示,所谓汽车强国,是指该国汽车工业中以整车企业为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足够的竞争力。
  具体说有3个标志。第一,必须拥有世界一流企业和世界一流品牌;第二,必须能够引领世界汽车技术发展潮流;第三,必须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开拓两个市场。
  一个尴尬的现实是,尽管现在中国汽车产业产销量全球第一,但并没有培育出一个世界级企业和品牌。自产业革命以来,除了中国汽车产业,还没有一个国家制造业的“物理规模”(以整车物理量为统计指标的规模)全球第一,却没有世界级企业和品牌。
  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强国的重点市场无一不在海外。2011年,德国汽车出口占其总销量的75%,日本为65%,韩国为50%,虽然去年我国汽车出口首次突破80万辆,但仅为其总量的4%,与产销规模无法匹配。这说明我国离汽车强国确实还有很大差距。
  竞争力弱 瓶颈何在
  竞争力不强的背后其实是创新不足,导致核心技术缺失,但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品牌
  就轿车而言,2011年,我国自主品牌占轿车销售总量不过29.11%,剩余的份额全部由外资品牌瓜分。市场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变强的首要原因。
  竞争力不强的背后其实是创新不足,导致核心技术缺失。虽然我国汽车行业近年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在包括正向的整车开发技术、底盘的一体化控制技术及其数据库、汽车电子与智能交通等核心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明显。
  产品开发要以技术积累为基础,仔细观察本次展会各跨国公司的展品不难发现,现在国外已普及缸内直喷增压汽油发动机,6AT、8AT、DCT等先进自动变速箱,以及热成型高强钢板等车身减重技术,而我国企业在这些领域大多刚刚起步。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品牌,主要表现在品牌议价能力弱、忠诚度差、品牌战略缺乏。有调查表明,自主品牌轿车的品质一直在提高,但同样配置的车型价格与合资品牌相比要低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突破在即 战略先行
  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已足够规模,又有客观的市场资源,目前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
  业界普遍认为,1986年国内汽车发展和国外的差距是30年,现在已缩短到10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已有足够规模,有全球最大的国内市场资源,关键是要不断完善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设计,为汽车产业由大到强“补钙”。
  首先,要制定建设汽车强国的国家战略规划,保持政策的协调、稳定。比如,对于小排量汽车的鼓励,当初为了刺激市场出台政策,后来不需要时又改变,让许多企业难以应对,这就是缺乏统筹考虑的结果。今后10年将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稳定增长期,必须在战略上确定清晰目标,为汽车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其次,要重点抓好自主品牌轿车建设。这是因为汽车产业链长,自主品牌轿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推动整体经济发展。
  此外,还要有正确的海外战略。要利用自主品牌轿车的性价比优势,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海外发展计划偏离国内市场而过分倚重海外市场是十分危险的。
  建设汽车强国,一定要加强对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研究,提高产业认识能力。我国汽车产业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因为对汽车产业和企业的创新、竞争和运营等规律缺乏认识。
  同时,企业要选择正确的创新轨道。对处于赶超阶段的企业来说,由于资源和能力的双重约束,必须在创新方向、方式和强度上进行有效匹配组合,才可能实现后来者居上,切忌脱离阶段的“过度高端”、“过度自主”和“过度依赖”。
  此外,政府还应加大对自主品牌汽车的采购力度,政府采购既是创新政策也是激励机制,已成为发达国家促进创新的重要政策工具。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