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能源汽车

2022年,奔驰、宝马电动车“背水一战”,年销15万辆才算合格

2022-04-22 23:43:29来源:   新能源汽车 编辑:众创汽车资讯网

特斯拉、蔚来从成立时间算加起来不过27年,但却在中国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硬生生乱拳“打倒”了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两位百年老师傅。

1月1日,蔚来汽车例行公布了2021年成绩单,全年累计交付量91,429辆。

特斯拉中国未公布具体销量,但从此前数据可以估算出,其2021年全年30万元+车型保守销量应该超过了10万辆。

两者高端纯电动车型合计至少20万辆左右的销量,不算多,也就2021年全年奔驰、宝马纯电动车型在中国市场销量的7倍左右。

显然,两个“新贵”势力体量的快速膨胀,已经造成了奔驰、宝马两位“守成”大佬在高端纯电动车市场极大的损失,也让斯图加特、慕尼黑的决策者们对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的残酷性有了新的认识。

2022年,奔驰在华将拥有EQA、EQB、EQC、EQE、EQS五款纯电动在售车型,宝马则手握iX3、i3(注:此i3为3系长轴距纯电动版,而非此前的“小白鼠”产品i3)、i4、iX至少4款在售纯电动车型。

奔驰、宝马目的很明确,形成矩阵化、成体系的产品阵容后,2022年要在中国高端纯电动迎来“背水一战”。

而从最近几个月20%新能源渗透率角度看,奔驰、宝马电动车至少需要达到年销15万辆(含销量占比较低的PHEV),才算赶上同行水平。

本文将试图回答这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奔驰、宝马豪华燃油车市场无敌手,高端纯电动市场(中国)却被爆锤?

2. 奔驰、宝马中国市场纯电动业务拐点在哪里?

3. 年销15万辆合格线,如何拆解?

一、奔驰、宝马传统燃油车100分,纯电动车目前在中国市场不及格

在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奔驰、宝马市场话语权的强势程度不言而喻。

从全球市场角度看,奔驰、宝马是唯二全年销量突破200万辆大关的豪华品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很难有第三个品牌再达成这一成就。

从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看,奔驰、宝马也已于去年全面反超更早进入中国市场、溢价能力更弱(更便宜)的奥迪品牌,同样是行业老大哥地位。

豪华汽车行业老大带来的好处,就是“有钱任性”。比如2020年奔驰乘用车及轻型商用车研发投入达到72亿欧元(按当时汇率超过550亿),宝马研发投入近57亿欧元(按当时汇率超过440亿),碾压所有豪华品牌同行。

如此冠绝行业的研发投入带来的技术优势,加上最多元化的产品阵容、AMG/M性能车的加持......等,让奔驰、宝马得以高筑护城河,甚至“索然无味”的百年老字号也都能被打成广告,给自己带来极深的品牌壁垒。

如此,奔驰、宝马也堵死了其他所有市场参与者想要在传统豪华燃油车赛道超车的可能性。

但到了纯电动汽车赛道,却是另外一番光景,奔驰、宝马并未将传统燃油车市场的强势复制过来,整个2021年奔驰、宝马纯电动车在华销量仅有微不足道的3万辆之多。

而饮了头啖汤的蔚来、特斯拉则超过20万辆,顺便干了本应属于奔驰、宝马干的活,完成了中国30万元+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的前期教育工作。

奔驰、宝马和蔚来、特斯拉在中国高端电动车市场两级分化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了汽车行业的魅力,那就是“如果不能在一个风口赛道快速建立市场优势,即便再强势的品牌,接下来很多看似合理的连贯动作都会出现变形。反之,则能获得市场、品牌双丰收”。

一句话,在中国市场,转型慢就得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即便没有蔚来、特斯拉,也会有其他提前抢占先机的新势力品牌在中国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爆锤”奔驰、宝马。

至于纯产品层面问题,比如主力走量纯电动车型均为“油改电”,续航里程整体偏短,造型方面不够时尚等,某种程度上这些也可以视为奔驰、宝马在“自毁长城”。

二、奔驰、宝马发力入门级纯电动市场,2022年或出现业绩拐点

当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上述提到奔驰、宝马在高端纯电动车市场的弱势局面。目前来看,仅限于对新势力品牌包容度、接受度更高,以及产品线不够完善(新品铺设速度慢于西欧)的中国市场。

而在消费理念更成熟的、品牌认知“根深蒂固”的西欧发达市场(包括德、法、英、意、西、挪、荷、瑞等11个国家),宝马、奔驰纯电动车型市场表现则尚可,四季度销量分别达到8,233辆(i3为3693辆,注:此为“老”i3)、7,151辆(EQA为4,171两),差不多是特斯拉在这些市场销量35%—40%的水平。

这意味达到及格线的奔驰、宝马,在西欧高端纯电动市场至少有一战之力。

而豪华车老三奥迪表现得比两位老大哥更好一些,达到10,759辆,其中大众集团MEB纯电动发平台打造的ID.4双胞胎车型Q4 e-tron做到5,668辆的水平。

如此,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在市场局面短期难以打开的情况下,入门级车型,是最有效的提升销量的手段。

当然,这也是奔驰、宝马正在做的事。

比如,宝马方面最快将于今年北京车展推出中型纯电动轿车i3,按照iX3“油电同价”的定价逻辑,这款基于3系长轴距轿车打造的“油改电”车型,起售价预计在30-32万元区间,略低于最近大热的蔚来ET5。

奔驰方面,EQA、EQB的单电机入门版也有望在今年北京车展前后上市,其中EQA 260入门版售价有望低至32万左右。

从我们的视角看,奔驰、宝马在华纯电动车业务的拐点大概率将出现在今年二季度之后。

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方面是进入爬坡期的EQS、iX两款技术旗舰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两个品牌纯电动车在消费者眼中的固有印象,同时随着新品节奏更新,二季度两个品牌均拥有多款主力车型。另一方面,今年二季度整个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出现显著提升。

另外,奔驰、宝马年初可能在终端价格策略上做出调整,尤其是比照西欧市场定价的导致溢价非常夸张的奔驰,其入门级车型EQA 260后续终端价甚至可能将跌入27万区间甚至更低,毕竟目前EQC已经为其打了个样(终端价比指导价低13万左右)。

三、15万辆需要分阶段实现,宝马前景比奔驰更乐观

既然谈到业绩拐点,那么奔驰、宝马需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才算合格呢?

开篇已经提到,以最近几个月行业新能源渗透率连续突破20个百分点看(后续会更高),参考奔驰、宝马在中国市场80万辆左右的年销售规模,我们认为奔驰、宝马电动车(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动为辅)至少达到15万辆才算合格,才能和国内乘用车市场平均水平持平。

另外,按照王兴的“新势力需要迈过三道坎”的说法,我们认为奔驰、宝马15万辆目标值同样适合分阶段来完成。

按照朴素的理解,可以把15万辆预期目标值拆解成及格(40%)、良好(80%)、优秀(120%),分别对应6万辆、12万辆、18万辆,也就是月销5千辆、1万辆、1.5万辆的水平。

目前来看,宝马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奔驰,且基本上已经完成了40%的“及格值”,其2021年1-11月电动车(BEV+PHEV)交强险上险数已经达到43,014辆,11月单月已经突破5千辆大关,主力车型iX3销量更是已经无限接近相近价位的蔚来EC6了。而另一款主力车型5系长轴距插电混动,则是宝马相较对手最大的竞争优势,该车为宝马贡献了2万辆+的销量。

奔驰方面,其1-11月电动车(BEV+PHEV)交强险上险数则仅有14,204辆,月均仅有1300辆左右,EQC月销甚至不足iX3的三分之一。为何燃油版的X3、GLC L平分秋色的情况下,“油改电”版本差距如此之大呢。

某种程度上,这也由于奔驰EQC产品、定价策略“失误”造成的,这款车在售价上和德国市场基本持平(EQC德国6.6万欧元起售,iX3起售价6.7万欧元,但在中国市场“官降”后的iX3指导价反而比EQC便宜了近10万元),另外未对中国消费者更为敏感的续航需求未做出调整也是EQC比较严重的产品策略“失误”。 

另外,从近期EQA、EQB首发版的定价逻辑看,依旧是沿用了EQC的策略,甚至紧凑级的EQB售价已经超过中型SUV级别的宝马iX3。如果后续单电机版本还是按照如此定价逻辑,即便有较高的终端优惠力度做兜底,奔驰在国内市场的前景也很难让人看好。

结语:

从2020年正式进入高端纯电动汽车市场开始,奔驰、宝马过去两年销量表现实在难以匹配其豪华车巨头的身份。

不过,新一轮产品周期开启后,两个品牌2022年理论上应该还是会有一些作为的。

但,如果2022年4-5款纯电动产品同时在中国市场销售的情况下,还看不到丝毫质变迹象,将意味着奔驰、宝马将面临极大的战略危机。

而随着未来整个高端汽车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两个品牌将会失去大量的原本属于它们的客户。后续如果还是无法打开这一市场局面,甚至可能意味着未来两大德国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豪华局面”将不复存在。

标签:

版权声明

    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您的支持与理解。